返回148 回家(第1/2页)  大宋:八岁皇叔做史官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148回家    有的人为了活着,很辛苦很努力,甚至不惜出卖自己的组织,如叶腾。    有的人,自己想活却不想让别人活着,如刚获得大量物资的完颜宗峻。    不管物资是掏高价买来的,还是宋国真的支援他们的,在完颜宗峻嘴里,都变成了外交和经济上的重大胜利,值得大吹特吹,更值得史书大书特书。    愚昧的古人,不知道这里面的门道,真以为完颜宗峻有了强援,于是有不少墙头草就倒向了东边。    虽然没有一个能打的,但好歹也能充个人数,显得场面好看一些。    好歹有大义在身的完颜宗磐一看,对方的血槽就要满了,坚决不能再等下去了呀!    干他!    酝酿许久的一场大战,就要开始了。    处在风口浪尖的赵大锤和他的难民营,也岌岌可危。    “侯爷,要不咱们撤吧?”最会审时度势的张宪,给出了建议。    “怕他个毛啊!”二货杨再兴眼一瞪,嘴一张,吹起牛来毫不费力,“有侯爷在,谁敢造次?”    “人家未必会来直接攻击我们,但大战一起,兵士就不好约束了。还有就是,咱们的食物、被服、柴炭、饮水等等,随时都有可能会被切断。”    岳飞考虑问题就全面多了,不愧是大将之才,比张宪和杨再兴高级多了。    “那咱们怎么办呢?”赵大锤自言自语了一句。    “能怎么办?既然不能再待着了,那就赶紧走啊!”一看不能打,杨再兴很不讲义气地提出了开溜的建议。    “百姓们怎么办呢?”赵大锤又自言自语了一句。    “好我的侯爷哟!”张宪都快哭了,“这时候还讲什么百姓呀?只要咱们能安全撤退,不折损太多人手,就已经是莫大的幸事了。”    张宪不喜欢读书,既没有学关羽读个《春秋》,也没有学岳飞经常看看兵书。    他不知道得民心者得天下的古训,也不知道关羽的老大败退时仍然心念百姓,立起了“仁义”的人设,这才有了三分天下的蜀汉。    要想在这个乱局中,真正让天下归心,知道南方有个乐土,就不能把辛辛苦苦建立起来的难民营给轻易舍弃,更不能把这些可怜人丢在这里不管。    他们已经饱受战火的荼毒了,自己既然有这个能力,为什么不多救几个人,多造几级浮屠呢?    “您想救多少人?”    张宪又开始算起了细账:“咱们的弟兄大部分都有双马,分出一匹能载百人。再把运货的骡车、牛车算上,约莫还能带五百人。林林总总算下来,最多能带千人南归。”    “不行,要带就全都带上。”    全带上,那就是五六千人了啊,一应的物资接应、人员调度能跟得上吗?    最重要的是,根本没有那么多的畜力,大家腿儿着回家吗?    “除了战士每人一匹战马,其他的全部交给张宪,安排老弱病残乘坐。青壮年,不分男女一律步行。”    大家估算了一下,从燕京到汴梁,快马大概需要走十天,步行的话,可能需要两个月。带上这些百姓,就不知道要走到驴年马月了。    但真要是把那些百姓丢下不管,其实大家心里都有点过意不去。    不用怀疑,只要这边宋军一撤,早就成为两方眼中钉肉中刺的难民营一定会被连根拔起,前来投奔的人,一个都别想活。    你不是投奔宋朝爸爸了嘛,现在人家不要你了,你还不赶紧死去?    “去啥汴梁?汴梁的人口密度太大,我准备领他们到山东去。那里有个好去处,正适合安置他们。”    既然不算去汴梁,那就会大大缩短旅程,似乎也不是不能接受了。    你就算不能接受,皇叔执意要这么做,咱们也不好反对不是?    “我们不能去。”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率先反对。    “你咋不知道好歹呢?”前来通知的兵丁很生气,恨不得一刀劈了这个不懂他的心的老头。    你难道不知道,为了让你们跟着南迁,我们需要付出多大的代价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