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是官场的人。</p>
他即便学问上,不及林安顺这样传统的读书人出身。可是做官的学问,以及官场上的基本规矩,他却是一清二楚的。</p>
不该你管的,少管。</p>
不是你的事儿,少搀和。</p>
林安顺是象州的州牧,全权处理政务,他处理冲突的事情,那是理所应当。</p>
秦安只是监察司的司主,他是负责监督林安顺等象州官员的,自是不可能介入政务的处理当中去。否则,他就是不懂官场的规矩,是瞎掺和乱伸手。</p>
乱了规矩,会被人瞧不起。</p>
更会让人认为,你很难相处,所以秦安不乐意参加。</p>
林安顺的脸上,多了一抹笑意,道:“罢了,既然秦大人不愿意参与。这一事情,那就作罢。我如今,单独处理这一事情。”</p>
秦安道:“在下告辞。”</p>
秦安如今完成了事情,一方面是说了移民安置的事情,另一方面是说了监察司的事,所以他直接告辞离去。</p>
林安顺亲自送秦安离开,才回到自己的书房中。他又再度思忖了一番,把脑中的思路想清楚,然后林安顺带着人,亲自往齐国百姓居住的村子去。</p>
这是林安顺的习惯。</p>
他要处理事情,首先自己必须了解清楚,而且是到地方上了解情况。</p>
唯有如此,消息才准确。</p>
如果一切的消息,单单是靠下面的官员呈递上来,一层层的消息上报,可能消息就会不断的变化。到最后,就不再是真消息。</p>
齐国百姓居住的村子,名叫永和村。</p>
这是此前定下的名字。</p>
村子的百姓,约莫有四百余人,算是一个比较大的村子。</p>
林安顺进入永和村,便听到了百姓的议论。</p>
许多人,仍自议论不止。</p>
许多人,仍自愤慨不已。</p>
林安顺仔细的听了一阵,便找到了永和村的村正。</p>
永和村的村正,名叫钟俊明,三十许的年纪,是有一些见识的。且相比于村子中的人,钟俊明读了点书,所以钟俊明这里才能担任村正。</p>
钟俊明看到林安顺,见林安顺气度不凡,身边更是有护卫随行,而且衣着是典型的齐国装扮,一看就不凡。</p>
这样的人,必然是有身份。</p>
钟俊明神色恭敬,说道:“在下钟俊明,是永和村的村正。不知道贵人莅临我永和村,有什么事情?”</p>
林安顺道:“钟村正,我是象州的州牧林安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