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人沉吟了一会儿,对沈正凌说道:“这学生的态度虽然差一些,但出发点是好的。”</p>
“加上他见识浅薄,不知道小沈大人的本事,误会小沈大人会拉低国子监的水准,从而出现不当行为,给小沈大人造成困扰。”</p>
“但读书人年轻热血,经常会为了理想而激烈进言,即便是朝廷,遇到学子们提意见,也会仔细甄别真假,取其精华善加利用,而有些说的不对的地方,朝廷也十分大度,并没有追究大家言辞不当的责任。”</p>
“所以老夫认为,该生此种煽动其他学子的行为确实不可取,但也不能处罚过重。”</p>
“不如就对该生予以警告,记录在其考核的档案上,若是以后在对小沈大人不敬,就从严从重处罚。”</p>
“小沈大人觉得如何?”</p>
小沈大人:“不如何!”</p>
“我算是看出来了,李大人这是摆明了在和稀泥。”</p>
“国子监既然是天下学子的读书圣地,讲究名声风骨,怎么就能容得下,随意诋毁他人的学生?”</p>
“我之前还以为,是个别学生的问题,但是现在看来,分明是上梁不正下梁歪。”</p>
“正因为国子监有太多李大人这样的夫子,才会让里头的学生,不把为人处事的最基本规则当回事。”</p>
“对就是对,错就是错。”</p>
“要是都按李大人这样,遇到事情就和稀泥,两边都不想得罪,这世上还有什么是非公道?”</p>
“读书人的一身风骨,又在哪里?”</p>
沈正凌这么不给面子,李大人也不高兴了。</p>
他沉着脸说道:“圣人还说有教无类。”</p>
“哪怕是为恶不端的人,只要他重新改正,我们也应当给他改过自新的机会。”</p>
“这位学子本身的品行并没有什么太大问题,只是一时钻了牛角尖,才做出不当行为,这也不算十恶不赦。”</p>
“小沈大人何须如此咄咄逼人?”</p>
“你可知,你随意的一句话,就能轻易毁掉一个学子的前程,有可能就让我大齐少了一位栋梁之才。”</p>
“小沈大人何妨大度一些,胸襟宽广,也是一桩美事。”</p>
沈正凌眉眼一挑,忽然淡笑道:“李大人言之有理。”</p>
“那就看在李大人的份上,饶他这一次。”</p>
李大人松了一口气,连忙喝令郑青:“还不赶紧向小沈大人赔罪!”</p>
郑青心里觉得憋屈极了。</p>
他怎么也没想到,自己一番作为,不但没能阻止沈正凌进国子监,反而让他从国子监的学生变成了老师,一跃成为自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