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上搭桥?这能行吗?还是用船搭,你们的船多是渔船,在长江上搭建的桥,能承受的起大军过江?”邓满仓道:“当然可以,我们将船头和船尾串连起来,就能尽快的搭建一座临时的桥来。”
朱由栋想起了后世经常用打的浮桥,顿时道:“好,我们就怎么干,如果船只够用,我们搭桥需要多久?”邓满仓道:“如果船只够用,仅需半天就能搭建起来。”
朱由栋大喜,道:“好,我现在就调人给你,你们分成两伙,一半的人搭建浮桥,一半的人去寻找船只,哪怕就是买,也要买够。”
大家说干就干,周大柱和邓满仓带着人出去找船只,另外一半的渔民留下来搭建浮桥。利用先前已有的船只,仅半天时间,就搭建好了半边浮桥,已经能让人上到长江中间的小岛了。
看着被江流冲的弯成一个大弯的浮桥,又只有一条渔船的宽度,不少的将士都不敢上去。就连朱由栋看了也直摇头,就这样的桥,恐怕也不能快速过江。
朱由栋又只好让人将这些渔船之间加固,看上去这桥才直了一些。又让人去找来几根大船上用的缆绳,利用岸边和岛上的大树,做了个绞盘。一根绳子沿着船沿将缆绳固定,然后用绞盘将缆绳拉直。
还在浮桥上面也为士兵拉了一根缆绳,这样才让士兵们上桥去。而且过桥的速度,也提了起来。看着终于解决了浮桥的问题,朱由栋顿时又些高兴。
但是看着还有半边没搭建的浮桥,朱由栋着急也只好干等着。直到第二天中午午,周大柱和邓满仓才带着两百多只船返回。等他们刚到,朱由栋就立即催促着搭建浮桥,看着逐渐连接长江两岸的浮桥,朱由栋的心情也越发的激动起来。
终于在天黑前搭建好了浮桥,朱由栋立即让上百人的斥候队,带着马先过长江去。让他们去打探周围的情况。
一夜无事,第二天一早,朱由栋就要带着大军过江,周大柱道:“殿下,如今桥已经搭建好了,就让我先过去。去打探情报的斥候也没回来,如果出了什么意外,末将可担待不起。”
其他人也都纷纷劝阻,无奈之下,朱由栋也只好同意。朱由栋对周大柱道:“你过江之后,如果没有情况。过江的将士够三千之数后,就立即带着大军出发,直扑蒲圻。然后走官道,直接全力往武昌赶。”
朱由栋看着已经在过江的将士,道:“此次行军,关系这我复明军能不能再湖广站住脚,还有就是能不能轰动天下,为汉人抗清打气。我允许你在必要的情况下,可以扰民,哪怕不惜一切代价,也必须拿下武昌。”
周大柱道:“殿下放心,末将一定完成差事。”朱由栋想了一下,道:“算了,你还是在后军,毕竟这一次是如此强度的行军。而且大军一到武昌,还要即刻攻打武昌这座坚城。我看让卫都去,我怕你到时候下不了这个决心。”
周大柱顿时脸色大变,怒道:“殿下好看不起人,我周大柱虽然不曾带领大军攻过城,但我好歹也是保宁出来的将领。殿下放心,如果我周大柱拿不下武昌,我直接摘了我这颗脑袋,以正军法。”
朱由栋还是有些放心不下,周大柱大声道:“殿下,如果殿下不让我去,我立即就死在这长江边上。”朱由栋无奈道:“那好,你去攻打武昌,你绕过江夏不管,直接去攻打武昌。我让安阳在后面攻打江夏,牵制清军。”
周大柱脖子一仰道:“殿下怎么就如此看不起我周大柱,我不需要任何人帮忙。只要我的第六军全部到了,我一个人打下江夏和武昌,说完就直接招呼第六军过江。”
周大柱如此,并不说他不知天高地厚,或者是不听将令。本来他周大柱在复明军里算得上是第二号人物,就算是苟兴旺,也在他之后。但是由于他一直在大都督府,留守在保宁。
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