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81章 活在当下(第2/3页)  重工崛起1980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t;

    张苗苗提醒说,开车注意看路!</p>

    一天的工作,仍然很忙碌,上午跟张苗苗讨论了几个关于平顶山项目的技术细节,然后顺便给新人讲解了一些基础知识。</p>

    下午陈二外出回来,跟他汇报走访客户的结果,潜在项目虽然多,但大多数都跟红星厂的目标有差距。汇报过程中,其他项目一带而过,重点说了一个粮库装卸车的项目。</p>

    粮库装卸车是粮库中用于装卸粮食,以柴油机为动力,半自动半手动的设备,陈二接触的项目细节是装卸车的轮轴零件,定位仍然是零件供应商。</p>

    听完陈二的介绍,王朝阳有点感兴趣。轮轴类零件对红星厂没有任何技术难度,只要能拿下项目,就一定能吃下。陈二随后介绍了第二个关键点,设备的购买方是南阳市粮食储运总公司,国营单位,需求总量是六万套,算是比较大的数量。</p>

    另外,粮食储运总公司的程主任要求,设备必须在秋收之前完毕,除去安装调试的时间,零配件供应商只有一个月左右的时间。</p>

    一个月,六万套,这是对供应商加工能力的巨大挑战。程主任也知道时间是难点,所以侧面透露,可以接受比正常高百分之三十的报价。</p>

    这无疑是一块肥肉!</p>

    有没有勇气吃,全凭供应商的胃口,胃口小的,可能被肥肉噎死,所以项目信息公布一周多,没有供应商敢接单。</p>

    王朝阳又跟陈二了解了一些信息。陈二的长进很快,对需求的了解极为深入,王朝阳问的问题他都能回答,这让王朝阳打消了亲自去跟程主任见面的想法。</p>

    “朝阳哥,咱们接吗?”陈二跃跃欲试道。</p>

    “接!”王朝阳沉默片刻道。</p>

    “太好了!”这显然也是陈二侧想法,兴奋地挥舞拳头。不过随后忧虑道:“时间怎么办,六万套设备,时间只有一个月……”</p>

    “会找到办法的,这样,你立即去见程主任,说这个项目红星厂接了。我和苗苗回去找厂长商量具体方案。”王朝阳道。</p>

    “好的。”陈二立即出发。</p>

    王朝阳这边带上张苗苗,开车返回红星厂,借着路上的时间把粮库设备的事情介绍一遍。张苗苗也意识到,项目从技术和生产来说都没有问题,唯一的难点就是时间。一个月的时间生产处六万套,这几乎是不可能的。</p>

    王朝阳说,工程师不可以轻易说不可能,在不可能中寻找可能才是工程师该有的气魄。张苗苗恍然想到上次两人在荒山遇难,被困破瓦寒窑,最终通过“工程师的方式”成功解脱。</p>

    也正是因为有了那次经历,张苗苗对王朝阳的话感悟尤深。在不可能中寻找可能,才是工程师该有的气魄。</p>

    张苗苗陷入思考……</p>

    抵达红星厂,见到王嵩后,王朝阳把粮库装卸车的项目介绍一遍,并总结为三点:1,技术难度不大;2,利润高;3,时间紧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