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01章 咄咄逼人(第2/3页)  重工崛起1980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amp;gt;

    “不阿姨,您误会我了。”见对方发火,张苗苗急忙道歉,“我诚心请教您,具体的经验是什么,因为偏差系数补偿的方式我也常用,而且恰巧针对20毫米的轴做过实验,实验数据我还都保留着,不信您看。”</p>

    说话间,张苗苗从自己的挎包里掏出一个小册子……没错,就是那个张苗苗形影不离,视若珍宝的笔记本。</p>

    女孩儿随手间翻到中间某一页,把里面的内容摊在老阿姨面前。</p>

    那页纸上,横平竖直地画着格子线,最上面以工整的蝇头小楷写着测试样件的材料、直径和其他尺寸信息。其中轴的直径正是20毫米。</p>

    下方方格中逐一编码,一共十根轴,序号的后则记录着相应的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p>

    在10条数据的最下边,是对数据的整理和分析过程,每一句话每一个计算都写得清清楚楚。</p>

    在这页纸的最后放,以结论性的语言写道:“20毫米轴径强度计算,无需额外考虑偏差补偿系数。”</p>

    老阿姨沉默了。</p>

    原本好端端地坐在那里,此刻却有些失神,一对眼睛紧紧盯着纸上的内容。</p>

    “数据有问题!数据有问题!”她突然开口。</p>

    “哪里有问题?”张苗苗问。</p>

    “小姑娘,先告诉我你在哪里工作?”老阿姨问。</p>

    “我在红星厂……南阳市的一个机械加工厂。”张苗苗如实回答。</p>

    “果然!据我所知能够测量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的设备,全国也就那么十多台。其中一半以上在大型的钢厂和设备厂,还有一半在高校的实验室里。你来自南阳市的一个机械厂?我不相信你们拥有这类设备!”</p>

    老阿姨如同发现阶级敌人一样,狠辣辣的目光盯着张苗苗:“没有设备,数据你是怎么来的?”</p>

    换句话说,没有设备,这些数据就是虚假的!</p>

    往日若,被老阿姨这样盯着,张苗苗早就怂了。但这次涉及到技术问题,她不但没退缩,反而提高了音量道:“数据,肯定没有问题!”</p>

    “你当然会这么说!”老阿姨认为她在狡辩。</p>

    “我这么说,是有理由的。当初在做这类检测时,我们刚好遇到您刚刚提的问题,没有检测设备,想买都没有渠道,所以我们自己做了一套设备。”张苗苗道。</p>

    “自己做?”老阿姨问。</p>

    “是的。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其实就是材料抵御外力的能力。那我们就按照这个思路做了一套设备,台架和载荷砝码,再加上用来标定材料变形的标尺。说起来很复杂,其实蛮简单的不是吗?”张苗苗一脸惬意地说。</p>

    她想起做这套设备时的一些事情,当时遇到难题她非常苦恼,找王朝阳商量,俩人你一言我一语地商量,结果不到半天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