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房间后,徐永发让三人在沙发落座,便一个人走进里屋,不大功夫便抱着一个长长的卷轴,乐悠悠地走了出来。</p>
当徐永发把那长长的卷轴打开之后,其他人终于清楚这位徐部长口中的宝贝东西到底是何物了。</p>
竟然是一副山水字画。</p>
这是一幅中国传统的山水画。远山近水,青山薄雾,近处一艘小舟,岸上三两间茅屋,屋舍四周落叶纷纷。浓淡相宜的笔墨舒展在略略泛黄的画卷上,看上去倒是意境悠远,而在留白之处又提了一首行楷小诗。</p>
王朝阳一直对山水字画非常感兴趣,在穿越之前,他称得上是骨灰级的山水字画收藏家。所以当徐部长刚刚打开卷轴的那一刻,他便立刻来了兴趣,越看越觉得心里喜欢。只不过端详了好半天,从风格到笔触,从意境到画纸,始终认不出这是出自哪位大师的手笔。</p>
最后还是听徐永发亲自揭晓才知道这是一位民国时期的山水画大师。传世的作品并不多,并且作品风格也各不相同,像这种传统韵味十足的山水作品更是少见。</p>
赵立川和马守仁虽然也是啧啧称奇,不过欣赏了一会儿便变得索然无味起来。恰恰相反,王朝阳却一直站在作品面前仔细端详。</p>
徐永发原本只是借着酒劲儿耍宝,却没有料到王朝阳真的摆出一副细细研究的样子,便饶有兴趣的问道:“你这个小同志似乎能看出一些门道来,那好那好,你给我说来听听。”\0</p>
王朝阳倒也不客气,当即把心中所想简单说了出来,针对这幅作品的布局和取意都做了描述,这倒不是王朝阳故意卖弄,而是想什么说什么。</p>
“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所在,这幅画远山近水,远有虚空美景,近有实感真情。颇有‘片纸而有秋水天长致死’高意境。”</p>
“再看笔触,远峰时有苍劲时有和缓,不同与其他画里统一风格。刚刚观看时觉得十分新奇,然而作者笔法老道,细看之下竟然不觉得突兀,反而显得韵味十足。”</p>
以前王朝阳欣赏过的字画作品,没有千福也有百福,在工作之余的最大爱好便是以发烧友的身份去研究字画,所以随随便便的几句话倒也能切中肯綮,讲出要义。</p>
徐永发听完王朝阳的这般见解,兴奋地直拍大腿,他叹道:“没有想到你年纪轻轻,竟然有如此真知灼见。”</p>
王朝阳十分谦虚地摆摆手直道浅薄见识,承蒙抬举。但徐永发显然并不这么认为,只见他突然把卷轴小心翼翼地卷起来,郑重地递到王朝阳面前,眼神诚恳道:“其实这次沧河大桥项目,你帮了我们一个大忙,我一直想感谢你,却一直找不到机会。既然你对山水画颇有见地,那么想必你也会喜欢这类作品,那我就宝剑赠英雄,把这部作品送给你了。”</p>
听着这话,一旁的赵立川和马守仁均是大惊不已。这两位虽然不太懂山水字画,但能够看出徐永发有多爱惜这幅作品,不然也不能大半夜的借着酒劲儿,拉这么多人来欣赏。然而欣赏也就罢了,现在他却突然要提出把这幅作品送给王朝阳,着实令人吃惊。</p>
王朝阳也心中一震,本能地向后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