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687章 战略委员会(第1/3页)  重工崛起1980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王朝阳一愣,不想她竟然看出来了:“嗯。是有一些。”</p>

    “那现在呢?”张苗苗又问。</p>

    “现在好多了,即便是如履薄冰,我也觉得没什么。”王朝阳淡淡地笑着说道。</p>

    之后俩人便再没有对话,继续安静地享受着林荫小路里的宁静时光。</p>

    自从南阳重工产业基地锁定滨桥集团的巨额订单之后,基地的名声便在行业内传开了。</p>

    一向行事高调的牛副市长频频利用媒体发出声音,对外宣扬重工产业基地。这让重工产业基地在正式成立之后第一次迎来业务量的暴增。</p>

    几乎是周边省市的所有相关企业,都派人前来参观学习以及联络业务。牛副市长更是摆出一副来者不拒的架势,组织了专门团队去招待这些潜在业务客户。</p>

    当然了,这些潜在的业务客户最终的落脚点仍然是以长海农机,龙源重工和红星厂三家为主。</p>

    这种业务量的暴增是可喜可贺的,不过也的确给三个单位带来极其高的工作压力。</p>

    牛副市长一方面希望看到这种局面,但另一方面也意识到产业基地这边必须尽快做出调整,否则那些潜在的业务无法落实,将会对重工产业基地造成极大的损失和负面影响。</p>

    牛副市长的行动力非常之强,很快便制定出相应的措施。他的措施主要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尽快确立第二批入驻产业基地的企业,以分担现有企业的压力。第二部分则是在产业基地里面成立一个战略委员会。</p>

    第一部分措施很好解释,也相对容易实施。</p>

    而第二部分却属于牛副市长别出心裁的举措。这个所谓的战略委员会,并不是以政府为主导,它的形式和职责更像是以前的商会。</p>

    牛副市长的构想是,让所有入住产业基地的企业都参与进来,形成一个统一的战略部门。这样可以最大程度的整合整个产业基地内部的业务和资源,也可以避免不必要的恶性竞争。</p>

    这个构想是很不错,但若想具体实施下去却要解决一个重点问题。可以预想的是,这个即将成立的战略委员会,将拥有极大的权力,那么这个权力的归属问题则成了重中之重。</p>

    牛副市长首先已经把自己排除在外。把市场尽可能的交还给市场,这是牛副市长的指导思想。现在需要在产业基地的众多企业中寻找出一个领头羊。</p>

    如何让这个思想得以实施,同时又尽可能地把决定权交还给市场。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p>

    牛副市长便为这个问题煞费苦心。最终想到了一个两全其美的方案。</p>

    他首先做的是把战略委员会的这个构想抛出去,但却没有给出具体实施方案。如今的重工产业基地算上首批和第二批入住的企业,一共多达十二家。如果把这十二家企业比作一个池塘里的鱼,那么战略委员会的这个构想就好像抛入池塘里的鱼饵一般,惹得鱼儿们纷纷争抢。</p>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