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真的要打太原?”</p>
“当然!”</p>
“我们有那么多人吗?”</p>
“有啊!”</p>
“我们有那么多枪吗?”</p>
“有啊!”</p>
杨岳口无遮拦,吹牛不打草稿。</p>
反正这年头吹牛不犯法。先给他们几个打一针鸡血再说。精神必须抖擞起来。</p>
“不会?咱们有那么多人?”小宋表示怀疑。</p>
“你会用枪吗?”杨岳转头看着他。</p>
“会。”小宋急忙回答。</p>
“会用什么枪?”杨岳追问。</p>
“驳壳枪。”</p>
“好!”</p>
杨岳拿出一把驳壳枪给对方。</p>
小宋疑惑的将驳壳枪接过来。</p>
原来是已经上膛了的。已经压满了子弹。</p>
二十响,二十响,说是二十响,其实,大部分的弹匣都是十发子弹的。</p>
“这是镜面盒子啊!”小宋下意识的自言自语。</p>
“对!”杨岳点点头。</p>
当时的中国,驳壳枪的型号非常多。</p>
国内仿制的兵工厂至少有三十家,每家的出品,几乎都不太一样。</p>
镜面盒子就是其中工艺质量最高的。是原装进口。表面非常光滑。可以插在裤腰里面使用,插拔都非常方便。</p>
“你原来是哪个部队的?”</p>
“343旅686团的。”</p>
“你们团长是谁?”</p>
“杨得志。”</p>
“旅长呢?”</p>
“陈光。”</p>
杨岳歪着脑袋想了想,好像没什么问题。</p>
看来,这个小宋还是有点文化的。至少,能够将各级领导的名字都记住。这已经很了不起了。</p>
须知道,那时候的大部分八路军士兵,入伍之前,大字都不识半个。有几个能记住他人名字?</p>
当然,也有可能这个小宋根本就是日寇奸细。</p>
你说,除了日寇奸细,还有谁会记得那么清楚?哼,保持怀疑……</p>
港真,杨岳现在看谁都像是日寇奸细……</p>
“万人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