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跟戴诗曼,面对面坐着,对方却想不到,他心里的计划如此复杂。
“那些私家侦探效率怎样?”
“我请的是这个城市最好的侦探,据说他们在西南小国也是数一数二的,三天之内必有结果。”
两个人谈完了工作,戴诗曼脸上的焦虑之色渐渐散去。
正是由于成天的引导和开导,她才会放松下来。
其实这件事想通了也就好了,现在仅仅是考察阶段,根据考察结果签订合同,如果考察不满意,合同可以暂缓。
戴诗曼叹了口气,眼中掠过一丝感激。
她的模样,仿佛一尊玉雕仙子,时刻拨弄着成天的心弦。
“如果她不是戴万豪的女儿……”
不止一次,成天这样想。
“我听说穆小月离开宁城的时候,在机场抱着你痛哭,当时情形,令人黯然泪下?”
成天笑了,已经不止有一个人在他面前提起此事,但他觉得那一刻穆小月真情流露,没有什么可笑的。
她毕竟是个孩子,想到什么就表现出来,别人无法诟病。
“穆小月是个善良的女孩子,我跟她相识这么多年,从没见她对哪一个人,情深如此!”话到这里,戴诗曼没有再说下去。
既然大家已经用这种方法解决矛盾,那就应该翻过一页了。
“戴小姐,戴氏集团这么多业务,最赚钱的是什么?为什么要在多个领域全面开花,我看财务报表,很多业务明明是不赚钱的?”
谈到这一点,戴诗曼坦然承认:“所有业务超过100项,其中有三成不赚钱,其他的,根据领域不同,盈利能力也不同。”
她同时解释,如果戴氏集团的业务,足够支撑其快速发展,就不会想到应公子这个水电站项目了。主要是因为戴氏集团,手里多余的资金,无法产生利润,只能停在账上,另外,有些不赚钱的项目应该砍掉,多出来的人员配备无法安置。
彻底考察应公子的项目,如果可行,那么未来十年,公司都有盈利的抓手,这一点很重要。
十年之内,戴氏集团就能发展为宁城第一商业体,甚至在全省占据重要地位。
在商业社会,每一个公司都梦想第一,绝对不会屈居人后。
“假如这个项目有问题,戴氏集团会不会悬崖勒马,及时撤出?”
“这个项目是我谈出来的,原先应公子的投资方向并非宁城,而是另外的地方,他更倾向于去找燕京或者南方城市,那里的大投资商比比皆是,就不会产生这么多麻烦了。在应公子看来,投资十几个亿,几十个亿都是小钱,应氏家族控制着这个国家四分之三的河流,这才是一座座金山。”
这些话并非夸大其词,假如应公子的项目是真的,当然可以把水电站看成金山。
“但是如果他有问题,我们戴氏集团当然会撤出。”
说到最后,戴诗曼表情黯淡,情绪也低沉下去。
“不必消沉,且观其变就是,既来之则安之。”
“成先生,你任何时候都不慌张?”
成天微笑:“经历过,全是财富,如此而已。”
在天骄,他经历过太多。
有时候,近在咫尺,暴起杀人。
有时候,千里逃亡,反杀追兵。
只要胸中有希望,穷途末路又如何?
更何况,西南小国之行,刚刚开始。最终鹿死谁手,尚未可知?
“应公子未必是坏人。”
“好,我信你,成先生。”
事实真相只有一个,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
“成先生,既然来到这里,除了宝丽莎,你也能够贡献一些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