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13章 第 113 章(第3/4页)  我在古代建设领地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农为本,所有的开支运转也几乎全靠了农税。又因为皇帝上任之初就规定了十五税一,并且不得另行增加税收明目,这几十年来,从未更改过。

    一开始还好,可是随着年年征战,军备开支也逐年递增,那点税收基本就是将将维持罢了。近些年大燕南边又受灾,税收减了不少,加上赈灾花费巨大。他们也没办法,只能拆东墙补西墙,寅吃卯粮了。

    明钰摇摇头,如今人们的眼界大约也就只有这么点了。“所以啊,要开源嘛。本王现在规划的在未来,这个西岐走廊创造出来的价值,比起农税要高得多。现在机会已经摆在面前了,你们不积极争取,反而极力阻拦,真不知道你们怎么想的。”

    邹常快被气死了,真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开源节流,谁都知道开源节流,可是真正的开源节流并非易事,更不是两张嘴皮子上下一碰就能做到的。

    户部尚书忍不住站出来,“端王此言差矣,非是我等极力阻拦,即便是我等不阻拦,也拿不出这笔银两。王爷册子上也写了,兴建西岐走廊所花费的银两不低啊。”

    明钰嘿嘿一笑,“这笔银两不用国库出一文钱,由本王一个人搞定,怎么样?你们还拦着吗?”

    所有人面面相觑,不用国库出银两,他明钰从哪里弄银钱来?就算皇帝小金库还有这私房贴补,也不可能完完全全够?

    邹常气极反笑,“既然不用国库一文钱,那我们倒也不必死死咬着不放了。”

    “好!”明钰拍掌,然后对皇帝恭谨道:“不过这里儿臣还有一个条件,还请父皇答应。诸位大臣也在此做个见证。”

    皇帝点头,已经看惯了明钰不按理出牌,明钰说什么也没半点惊讶了,“你说!”

    “儿臣一力主导西岐走廊一事,不让朝廷国库出一文钱,可不希望将来成事之后,一窝蜂的人眼红的盯着这块香饽饽。儿臣出钱出力,可不想到最后白忙活一场。就算要上交朝廷,那最少也得要十年后,这十年的收益,就算是儿臣的辛苦投资付出收租了。”明钰搓搓手,笑眯眯的说道。

    就算是他贷款搞投资,至于贷款的对象,当然是谁有钱找谁了。他眼神晶亮的看着皇帝,“父皇,你要是有闲钱的话,也可以投一点过来,到时候儿臣给您分红啊,连本带利都给您赚回来。”

    皇帝没好气的挥挥手,像是赶苍蝇一般,“去去去,想都别想。”说完看向底下的朝臣,“你们怎么说?”

    邹常第一个站了出来,“既然端王这么说,老臣没什么好说的,附议!”

    薛伦也站出来,“要是端王能自己也解决掉防守兵力的问题,臣无二话。”说完他看向明钰,很明显想要看看明钰怎么说。

    “兵力好说,我不会动用石崇关的守军,而是要求自行募兵。募兵数量可依据西岐走廊的防守量来定,当然,这些兵卒依然属于朝廷管辖。”明钰将自己的打算说了出来。

    他最后也说明了兵权他不会沾手,交由朝廷,这也是为了摆脱麻烦。亲王除了皇帝派发的护卫军的兵力,是不能掌兵的。私自募兵更是大忌。他此时说在明处,算是过大家的眼,要是此议通过,别人也不可能拿此来说事。

    其实他之前在村子里选青壮训练之后回去自行组织成立护卫队,方便守卫村子,也就是按简单的募兵制来做的,只是规模小罢了。这些人平日里在村子里也能组织人训练,而遇到敌寇进犯他们也能拿起武器杀敌。

    “自行募兵?”薛伦惊讶道:“这是何意?”

    如今大燕兵制属于军户制度,也就是说一家人是军户的话子子孙孙都得去当兵。而其他的百姓根本就无法成为军户,这就限制了兵源,造成后备力量的不足。

    明钰解释道:“不错,顾名思义,也就是说百姓中符合条件要求的可以自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