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25章 第 125 章(第2/3页)  我在古代建设领地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众人的焦点中心,丝毫没有被嘲笑的恼怒,听到两个熟悉的声音,他不禁笑了。

    一个是太子,他从明钰口中得知了玉米的特性之后,就已经意识到了。将来此种作物推广至全国各地,将会使大燕国有一个历史性的改变。

    他原本还想着亲自种种看的,最后却打消了念头,不过,他后院也开辟了一小块空地。是准备下种玉米的,他也想看看此物是不是真像明钰所说的一样。

    后来为了此事,明烨还亲自请教了明钰方法,明钰当然是事无巨细的完完本本的说了一遍。他说的很详细,甚至每个周期还有记录,能更加直观的明白其生长态势。

    如果明钰对它不了解,怎么可能如此熟悉透彻。从明钰的解说中,不难看出明钰所下的功夫,也是因此,他相信明钰。

    而另外一个声音却是来自于谢宜修的口中,谁都知道谢宜修冷然淡漠,有种生人勿近的冷漠气息。没想到今日却为了端王出声。

    谢宜修当然是选择无条件相信明钰的,更别说他在边地时,时时见到明钰在那个所谓的温室棚中翻土浇水,手把手指导农人如何侍弄,常常将自己弄得灰头土脸,就为了将这个东西种出来。

    明钰的努力他看在眼里,他不想这个少年被所有人误会,嘲笑。明钰站在那里,那么耀眼,他的努力成果都应该被肯定才是。

    明钰一手搭建的温室棚子,哪怕是在寒冬凛冽的数九寒天,里面依旧如春。植物在里面生机勃勃,开花结果,这是事实。如果不是那个温室棚子,这西瓜个玉米此时都不应当出现在这里。

    众人似乎没想到会有人出声支持明钰,等看清出声之人时,他们也就偃旗息鼓了。当朝太子殿下,又是这样场合,没必要跟太子对上。

    三皇子微微一笑,“虽然也没见过十四弟所说的这般奇景。不过十四弟既然说能,想必也是能的?大家又何必较真呢?”

    这话算是给了大家一个台阶下,众人还没来得及应和。明钰却摇摇头说道:“啧啧!没见过不代表没有啊,少见多怪。”

    三皇子一阵皱眉,却见户部尚书笑道:“端王为国为民之心,人尽皆知,只是此事实乃大事,不可儿戏。官府不了解此物一味推广的话,弊端不小。一来此物不知如何种,对此生长习性全然不知,百姓瞎耕盲种也不合适。二来,官府做事各地参差不齐,若是遇上官府强令,难道让百姓将以前种熟悉了的麦黍稻全部改种成玉米不成?这样一来只会造成民声载道。到那个时候,则悔之晚矣。”

    “不错!林大人说的是。”邹常点头附和。

    这些都是他们户部理事,端王上下嘴皮子一碰,说得轻巧。可真正实施起来,谁又知道其中的难处,不仅方方面面都要考虑到,还得考虑将来的后果。

    若是有利,那倒不必多说。可要是有害无益,那倒霉的还是他们这些人。

    户部尚书林大人能在这个位置上自然是有其过人之处的。这一番话说得直击要点,经他这一番分析,丝丝入理。他也并非是针对端王,只是考虑周全,就事论事罢了。

    所有人都很认可这一番话,国计民生不是儿戏。端王好好去凉州封地做好自己的事就好了,其他的事也不是您可以操心的。

    皇帝默不作声,只笑眯眯的看着明钰,且看他如何处置。

    明钰一派轻松自在,甚至还抚掌附和,“林大人说得没错,本王也只不过提些建议罢了。我说这玉米是个好东西,别人没见过,自然是不知的。”

    明钰这话似乎是服软了,邹常松了一口气,他就怕端王胡搅蛮缠,又请皇帝一定将这玉米推广全国。眼看着今年好不容易有点起色,就盼着风调雨顺,南方百姓粮食能正常收获,他们户部税收财政这一块也能松上一松,让人压力不再那么大。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