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38章 第 138 章(第2/3页)  我在古代建设领地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比如,王爷从西域带回来的稀罕种子,那个叫什么西瓜的,从王爷府育种出来,就分给了指定的村子百姓种植。

    他初初一听到这个消息是大吃一惊,端王这是想做什么?百姓不种粮食,来年吃什么?这不是胡闹么?还没等他前去劝说端王,就听说端王给了这些人补贴。

    也就是说,只要种植了西瓜的农户,会按照一季地里粮食出产补偿粮食银钱,对于农户来说也就根本没有损失。

    刘振放下心来,虽然心底知道这样不妥,到底也没有规劝。一来西瓜的种植面不算大,不过几个村子而已,二来,端王此举也没错处,好歹也没让农人有任何损失。

    不过他觉得如果见到端王还是应该提一提此事,这种事情可以不可二。农人还是得以庄稼农作物为主,地里种出粮食来,人们心中才不会慌。

    然而当他提及此事时,端王却不以为然,只笑着安抚他:西瓜这东西他还会大力发展,凉州的地贫瘠,种粮食收成也根本不尽如人意。还不如发展出特色的农产品发卖出去,让百姓获益。

    这样的话他闻所未闻过,这西瓜端王府培育出来时,他也尝过,很甜,很好吃。可这也不能当饭吃啊?

    只是端王确定西瓜能发卖得出去吗?凉州这个穷地方,连饭都吃不饱,谁还会买西瓜吃?只能说端王实在是不了解百姓疾苦,他说这话与何不食肉糜又有什么区别?

    他还待再劝,明钰却态度坚决,只让他不必管此事,他自有分寸。没办法,王爷都决定了,反正端王自掏腰包补贴了钱粮,百姓也乐意种,他便也不再多说什么。

    又比如,端王的匠造坊生产制作出奇奇怪怪的东西,他也不知道有什么用。可端王却在城外修建了大大小小的工坊,专门用来大批量制作这些东西。

    既然数量大,那就需要更多的人力来做工,于是各个工坊都大力招人手,给出来的条件也是个顶个的好。不仅每天能吃饱,做工一月就能领到不少的钱粮,比种地还划算许多。许多人将钱粮带回家,能帮补家里不少,家里人的日子也好过多了。

    凉城周边大大小小的村子都得到了消息,于是就有许许多多村人百姓都过来了,抢破了头,就想能进去工坊做工。

    凉城周边一片热闹繁华,欣欣向荣,这也是好事。可刘振竟也忧心忡忡,百姓都去工坊上工,家里的地怎么办?

    那些工坊生产出来的玩意儿也不知道有什么用处,不过听端王说可以拿去贩卖。可是凉州这个地界儿,连商队都少有,又能贩卖到哪里去?

    再比如,端王计划中的西岐走廊,说是要将西岐走廊划归到凉州境内,成为大燕的地盘。还要将西岐走廊建成一个通往西域的丝绸之路。

    他也清楚了解了端王规划出来的未来蓝图,西岐走廊的兴起是为大燕开万世基业,是子子孙孙都能受益无穷,是能载入史册的伟大进程。可他也知道,这是千难万难的事,以他的想法来看,没有几代人的努力是不可能成功的。哪里是端王想怎样就能怎样的?

    端王此次进京,据说就是为了朝廷商议西岐走廊之事,也不知道此事进展得如何了。如果朝廷决议没通过,也是在意料之中,此事本就像是天方夜谭,朝廷的财政又不富裕,怎么可能由得端王胡闹?

    刘振喜忧参半,现在端王回来了。倒像是有了主心骨一样,现在凉城这个样子,都跟明钰脱不了干系,好坏也都只有明钰能解决了。

    “王爷,不知王爷的事情进行的可还顺利?”刘振问了一句。其实他想说的是,西岐走廊一事不成也没什么关系,可以慢慢来,不必急于一时。

    明钰摇摇头又点点头,“此事说来话长,等会回去再说。”他心情很好,很多事情一时半会儿的也说不清楚,他也得将所有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