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79章 ”双面“绣(第1/2页)  嫁给继兄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回到小院,林月纱开始琢磨元宵节灯会的吃食,不需要太复杂,简单备着几样就好。

    她和姜宝珠打听过,花灯会遍布东西南北四通八达的长街,自家一个摊位,根本不能满足人潮。

    “小丫,你看外头天寒地冻的,你穿薄袄子,仔细染上风寒。”

    陈氏端着一碗红糖姜水,忍不住碎碎念,当娘亲就是操心,“你现在还小感觉不到,等两年就要后悔了。”

    陈氏以往留下过病根,在子嗣上艰难,曾经喝了一年的苦药汤,现在很是后悔当年没有多加留心。

    女子爱俏,喜欢打扮自己,村人家的丫头做的袄子都是掐腰显身段的,为怕臃肿,还要少穿一层。

    “娘,我不冷,我下次出门多加上一件披风。”

    林月纱自从用了麻子脸给的方子,手脚冰凉的毛病已经改善多了,身子越发热起来,就算不能丰胸,她也会坚持用一段日子。

    想到麻子脸,林月纱取出针线来。

    正月十五元宵灯会人满为患,若是有缘分,她和麻子脸一定能再见面。

    林月纱已经做好的荷包被继兄抢走,她得再做出来一个。

    绣个什么花样呢?林月纱费尽心思,她不想用竹子的绣样,打心底不希望给麻子脸做的荷包和继兄的一样。

    “小妹?”

    门外,萧祁敲门,自家小妹心心念念做生意,为做准备,家里几个人全部上手,只为把米粉做出来,留在元宵灯会备用。

    “大哥,米粉做好了吗?”

    林月纱想藏起针线筐子,还是慢了一步。

    她没有君子远庖厨的概念,赚钱全家花,所以爹爹和大哥都被叫出来帮忙,不然娘陈氏一人忙不过来。

    “今日的做好了,家里柴禾不多了,娘说等着卖柴禾的人来。”

    前两日下大雪,从村中到镇上路不通,好在家里是备了柴禾的,不过做吃食费柴禾,从早烧到晚,家中所剩无几。

    林月纱算过一笔账,在镇上买卖柴禾是需要银子,陈氏一度想把小作坊搬回村里。

    若是回村,柴禾自然是不需要花钱,但是把吃食运到县里,租赁马车的银子远远高处柴禾的费用了。

    萧祁坐在林月纱身侧,看着她从小包裹里翻找布料,便问道:“小妹,你这是打算做针线?”

    “是啊,我就想要练习练习。”

    和红柳分开,林月纱答应过红柳,就算回家,每日她也会抽出时间来做针线活。

    “大哥,你这次和先生出远门,有没有遇见南边的货郎?”

    林月纱状似无意地问萧祁,她想给麻子脸做一个符合潮流也能被大众审美接受的荷包。

    那么绣样,就得多费心思了。

    “遇见过,南边的货品更精致,很受北地百姓喜欢。”

    萧祁倒了两杯热茶,推给林月纱一杯,道,“小妹若是喜欢,就等元宵灯会上逛逛。”

    会做生意的货郎,多半有经验,年前不出摊,而是把货品囤积,等着花灯会卖个好价钱。

    “晴儿姐送我的荷包和绣帕,都是京都的款式,想来要比南边还要时兴,我就是好奇,南边男子都用什么样的荷包。”

    林月纱把问题抛出去,等待萧祁解惑。

    她以为,自己绣的竹子太稀松平常,没有一点特色。

    “小妹,你打听这个做什么?”

    萧祁的眸子暗了暗,很快恢复正常的神色,他转过头盯着林月纱,“难道你想做男子的荷包?”

    女子不可随意送男子贴身之物,这在外人看来,是私相授受,除非二人是亲人或者已经定亲的男女。

    “我就是问问,你把我做的荷包拿了去,我要给爹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