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祭祀碑文(“不准插手。”...)(第3/7页)  男主死了很多年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和《乐陶墓志》的风格更加类似,却又少几分苍凉古朴、多许多庄严冷硬。

    尤其是每一竖画,中锋外露、收笔厚重,更显得字字铁骨、冷锐十足。

    “不要单看笔画。”

    卢桁仿佛知道她在注意什么,出声提示:“注意结字。”

    云乘月被他一提醒,发现自己看字帖还真是重点看笔画。她听见一个新鲜词:“结字……?”

    “就是结体。单字写法叫笔法,整幅作品的安排叫章法,而具体文字大小安排、疏密架构,就叫结字。”

    苍老的手指悬浮背面,缓缓沿行文方向滑动:“看,‘花’字相对‘祭’字而言,笔画、结构更简单,但通过刻意安排,让两个字呈现出一致大小。”

    果然如此。

    云乘月仔细端详,很快举一反三,指着后面的碑文说:“这里,这里,还有……全部都是刻意调整安排过的。”

    “不错不错……咳咳。”卢桁很高兴,正想夸,又扭头猛地咳嗽了两声,喘匀了气,继续讲,“一副好的作品,笔法、章法、结字必然浑然一体、自然圆融。――这碑文是我所写,这么说来有些自夸,但这副作品我的确比较满意。”

    “通过这三者,就形成了笔势。”老人敲敲石碑侧面,“你看这碑文,有什么感觉?”

    云乘月边看边答:“扑面而来的冷硬尖锐……不,很奇妙,每个字都锐意分明,但每个字又都相互联系、相互呼应,就像,就像……”

    她思索片刻,拍手道:“像列队整齐、甲胄闪闪的军队!”

    “正是如此!”卢桁说得兴起,一拍石碑,“这份联系之感,就是笔势!”

    云乘月先点头,再又疑惑:“可……那精气神是什么?您刚刚说的书意又是什么?”

    “精气神常用来给初学者,统称笔势和书意。”卢桁道,“而书意嘛,就是道了。它既存在于文字当中,也存在于文字之外。”

    他指了指自己的心口:“也就是书写者的性格、经历、情感当中。古人云,意在笔先,又云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对成熟的书写者而言,笔法、章法、结字都退居其次,如何表达胸中真意才是关键。”

    “所以,贯通笔势为第三境,连势。而若能将书法、道心相合,就到了第四境――化意。至于其后的洞真、通玄,就要看你能沿着自己的道路走多远,又能多接近这天地大道了,这些是每个人自己的道路,强求不来。”

    老人负手望天,看阴云密密流动,感慨道:“传说古时有皇帝,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可老夫未曾亲见,便是第六境通玄修士,都没有这般手笔。或许,那飞仙境的大能真的可以做到罢?”

    “飞仙境,笔落惊风雨……”

    云乘月手里一直抱着兔子。刚才卢桁让她将兔子放在车里,她没答应,坚持将兔子随身带着。现在她举起兔子,兔子垂着软趴趴的耳朵,红眼睛还是那么无辜又威严。

    “我可能养了一只仙兔。”她喃喃道。

    卢桁一愣:“仙兔……何解?”

    云乘月摇摇头,只抱紧兔子。她凝住心神,按照卢桁教导的观察方法,仔仔细细通读碑文,去看碑文的笔势,也注意去看那据说不剩多少的书意。

    当她聚精会神时,眉心识海里的“光”字书文又跃跃欲试。这一回,云乘月没有阻拦它;她想要探知碑文中的秘密。

    碑身黑黝黝的,被风雨吹得更幽凉;淡金色的碑文方正严整,密密排列。看着看着,她感到眼前仿佛有一个旋涡,她的意识飞向其中,不断下沉、下沉……一直降落到很深的地方。

    寂静广袤的黑暗里,只有文字闪耀;她环顾四周,看见笔画舒展。无数笔画游动着,最后聚集成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