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点鸳鸯 秦老夫人很满意,保宁对结果也很满意。 让秦夫人处置了崔婆子,杜绝了崔婆子将来卷银子私逃,让秦家雪上加霜的厄运。 深藏功与名。 秦家换了掌家人,这事自然让下人们私下热议了许久。秦夫人掌权时,颇有几分刻薄,除了几个心腹之人,对谁都是趾高气扬的。那日在松溪堂发生的事情,虽然秦老夫人下了封口令,可还是隐约传出了一些,所有人都觉得秦夫人的冬天到了,三姑娘的春天到了。 秦夫人这几日称病,闭门不出。 秦二夫人每日来松溪堂给秦老夫人请安。 她出身不及秦夫人,初嫁入秦家时也曾有过争斗之心。只是每每和秦二爷提起,少不得要被斥责一番。 秦二爷行事光明,是个坦荡荡的人。 他觉得一家人,何必分个高下。 何况长嫂如母,让长嫂当家掌权本就是情理之中。秦二夫人渐渐也息了争斗之心。 后来见着秦夫人掌家,每天忙忙碌碌,也得不到半句夸奖,登时觉得掌家是个吃力不讨好的差事。 这些年在自己的小院中相夫教子,日子过的倒也安宁。 突然间,天下掉了“惊喜”。如果是从前,她或许还觉得掉下的是馅饼,如今只觉得如履薄冰。当时推却不掉,只得接了钥匙,拿到钥匙,她立时奔向松溪院,表示自己担不起如此大任。 被秦老夫人几句话搪塞回来。 说是商贾出身,当初替秦二爷求娶她时,便听说她是个“小算盘”。十岁的小姑娘已经能扒拉算盘替父亲算账了。 秦老夫人叹气,说这些年自己不管事,以至埋没了秦二夫人,直说的秦二夫人满眼含泪,答应一定尽力而为,这才转阴为晴,说起秦夫人当家的这些年有什么弊端,哪里需要改进,秦二夫人认真听着,偶尔点头附和。 今日秦二夫人来请安,保宁陪在一旁,也不开口,安安静静的,偶尔在秦二夫人看向她时,回以浅笑。 秦二夫人便也笑笑。 她这个当婶婶的,其实有点心虚。 这些年她眼睁睁看着保宁母女相处冷淡。可因为一直有些记恨着当初秦夫人的强势,对大房家的几个子女都不算亲近。明明看到保宁一个小姑娘孤孤单单的,也没想着拉她一把。 这时候便是想着亲近些,也显得有些刻意了。几日相处,秦二夫人发现保宁的性子很稳重,而且颇得老夫人倚重,她和老夫人议事,保宁便陪在一旁,偶尔老夫人还要问一问保宁的意见。 保宁每次都会开口,说些中肯的建议。 不显山不露水的,可细品之下,又觉得她说的很有道理。 初接手时的杂乱,到如今勉强能应付,秦二夫人对保宁暗生感激。 “……母亲,徐家递了帖子来,徐老夫人约母亲三日后去梨园听戏,还让母亲无论如何带着保宁,说是想保丫头的很。”秦二夫人将最近院中庶务一一禀报完,这才提起徐家的帖子。 “恩。想来她也该来帖子了。你替我备些礼物,再带些新鲜的点心……既然是去听戏,不妨多带几个丫头,让若宁和静宁也跟着一起去玩玩吧。” 秦二夫人面露喜色。 “如此有劳母亲了。” “……若宁比保宁还大一岁,也是时候替她好好挑拣挑拣了。徐家的长子定了凉州刺使家的幼女,幼子今年十七了,我听徐老夫人说亲事还未定。你觉得如何?” 秦二夫人怔了怔。 有些意外,有些吃惊。 她一直以为徐家是老夫人替保宁留着的。徐家那位小公子据说三岁习文,五岁习武,虽是家中幺子,却不是个只知道吃喝玩乐的纨绔。 虽不及徐家大公子名声在外,在凉州城也是个人人谈起竖拇指的俊后生。 秦二夫人商贾出身,和出身书香的秦夫人相比,其实是有些自卑的。这些年暗里没少替女儿操心。 可徐家……秦二夫人还真的不敢胡思乱想。秦家这些年背后倚仗着清风书院,也算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