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75章 [二更]275(第1/2页)  我在汉朝搞基建[穿书]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河套平原后世曾经称呼这里为塞上江南, 就是因为黄河在进入河套平原的时候分成了两条河,一条南河一条北河,黄河携带的泥沙将这里冲积成了一片平原, 土地肥沃。

    如今的河套平原达不到塞上江南的标准,刘谈一直以为是因为这一片平原形成时间太短,土地本来剧不够肥沃, 再加上水土流失所导致, 现在看起来……似乎又不仅仅是那些原因。

    刘谈拉着霍光问道:“北境国至少在河套这一片水系丰沛, 怎么需要依靠降水啊?”

    要是依靠降水,北境国那就凉了啊, 别说河套地带, 就是整个北境国都降水量稀少,

    霍光面无表情说道:“黄河?黄河不频繁改道就不错了。”

    刘谈:????

    黄河频繁改道他是知道的,虽然一直都在歌颂黄河是母亲河,但是母亲的脾气实在是不太好, 就刘谈所知到后世黄河至少改道过八次, 还曾经抢了淮河的河道。

    黄河的每一次改道都代表着大量百姓死于洪涝灾害,还有更多的人流离失所。

    所以自古以来治水就是这片土地上的主旋律。

    可问题是他认知里黄河频繁改道都是发生在华北平原到入海口那一块,然后每次改道都因为泰山的存在而绕过了齐国,所以齐国和昌邑国算得上是大汉最顶尖一波的封地。

    至于河套这一带,在他的印象里并不经常改道。

    霍光看着刘谈满脸疑惑, 干脆让人把舆图拿来, 然后指着舆图上的一些湖水说道:“殿下看,这一段地区, 就是从张掖到朔方这一段, 这种湖水极多, 当地人称之为牛轭湖。”

    刘谈点头:“对啊, 湖水多是怎么缺水的你跟我说说。”

    霍光反问:“殿下知道牛轭湖是什么吗?”

    刘谈:……对不起,地理已经还给地理老师很多年了。

    霍光似乎也没指望他知道,解释道:“臣也是最近才知道牛轭湖的形成就是因为黄河改道,这里原本都是弯曲的河道,黄河改道之后这里留存有大量的水形成了湖泊,在湖水周围的确不会缺水,但是谁也不知道黄河什么时候还会改道。”

    刘谈看着舆图上那些大大小小的牛轭湖,整个人都有点晕,如果牛轭湖都是这样形成的,那么黄河在河套到底改道了多少次?

    这样频繁改道之下,虽然并不会像是华北平原那一片每次改道都会造成巨大伤亡,但造成的损失也少不了,而且这里身处跟匈奴对战的前沿,人不多,自然也不会让人过多注意。

    刘谈看着舆图上如今南河北河的流经区域忽然开口说道:“我要走一遍。”

    霍光愣了一下:“什么?”

    刘谈说道:“我要沿着这两条河走一遍。”

    霍光有些迟疑:“这……殿下倒也不必……”

    刘谈摇头说道:“不实地看看,根本没办法确定到底什么情况,朔方这边水系这么发达,结果还歉收这不合适啊。”

    霍光凝视:“殿下走一遍会有办法?”

    刘谈认真顶着舆图说道:“不好说,不知道哪个合适。”

    霍光:????

    事到如今,霍光都特别想问他:您到底哪儿来的?

    听听这说的是人话吗?不知道哪个合适?也就是说有很多种办法?

    刘谈的确脑子里有很多种方法,毕竟种花家的历史基本上就是跟黄河奋斗的历史,在数千年间跟这条河搏斗了太多次,有些方式虽然看上去十分落后,但可能最适合现在的朔方。

    毕竟科学技术水平达不到,刘谈就算想要建三峡大坝那也不可能成功啊。

    事关民生,刘谈基本上就是说走就走,反正他的行李不用自己收拾,总有人会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