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了,一会表兄来膳堂一趟,有事和你商量。
“表兄以为,西宁三路可能挡住景国兵锋?”
膳堂内,楚墨问道。
“守不住。”
“没有任何机会?”
“西宁西路、西宁北路虽号称十万边军,但实际上能战者不超过六万之数。”
“宁西侯府在西宁中路?”
“杨家坐镇西宁府,拥兵十万,能战者八万。
家父卧病在榻,这八万边军里,真正归心者,不过中军五千之数。”
杨志远苦笑道。
楚墨咋舌。
情况比他预计的要糟糕的多。
定远伯府虽说也对定远军控制不足,但王猛将军麾下,依然有五万能战之师。
“表兄不是想在西宁建防御工事吗,可有合适的地方?”
“西宁三关,中路易守难攻的雄虎关已失。剩下的飞雁关在西宁西路,鹿鸣关在西宁北路。原本三关互为犄角守望相助,但雄虎关被夺后,飞燕关、鹿鸣关只能各自为战。”
“也就是说,这两道关卡都不在宁西侯手上?那表兄要水泥做什么?加固西宁府城防?”“正是。”
杨志远无奈道,“西宁府城墙高不过两丈,年久失修,怕是经不住一场大战。
那日看了誉王府的围墙,我便想着在内城修筑水泥城墙,这样外城守不住后,可以收缩力量坚守内
城。”
“这想法可行,但靡费甚巨,时间上恐怕来不及。”
“将百姓先送走,内城便建在官道旁,只要能容纳万人便足矣,实在不行,五千人也行。”
楚墨看过兵法总述,明白冷兵器时代,补给线是最大的命门。
若真按照杨志远想法建成内城,将让景国如鲠在喉又食之无味。
“表兄,和你商量个事呗。”
楚墨看了看周边,小声说道。
“请说。”
“表兄应该快要启程回返西宁了?”
“七日后。”
“到时带我一起呗。”
“你要去西宁?”杨志远有点意外,“该不会是因为顾轻歌姑娘来了府里,你还在矫情?”
杨志远竟然一语中的,猜透楚墨的小心思。
“呃,表兄怎么这般看不起人?纳妾嘛,不就走个过场……
小弟去西宁,那是为了国家大事。
水泥这种新鲜事物,便是工部都没有我清楚。表兄想要快速建好内城,我去西宁,定能事半功倍。”楚墨大言不惭,微笑着说道。
“最好是这样。”
杨志远狐疑的看了眼楚墨,接道:“你去了,赵……表妹怎么办?要我看,你不如趁这几日将顾轻歌纳了,然后安安心心的,一同去西宁岂不更好?’’
杨志远皱眉道。
“我去西宁那是办正事的,如何能带妻妾同行?”
楚墨转头问道:“不知表兄可有成家?”
“妻妾皆有,儿女双全。”
楚墨:“…”
“此事还请表兄莫要与飞燕提及。”楚墨想了想说道,“西宁府存粮可充足?”
“杨家去年秋收入库颇丰,若只是一万人食用,应能支撑三月。”
“百万斤米麦?”
“按谷子算的话,差不离。”
“粮食我想办法看能否多弄些过去,若能撑过今年秋收,粮食缺口将极大改善。”
“真的有八石粮种?”
“如何敢在这事上开玩笑。”
楚墨严肃道,“所以,保持有生力量,不用纠结一城一地得失。”
“说的容易……若是主动放弃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