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77章 亩产一石(第2/3页)  木子的北宋生活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跪下道:“木爷仁义,咱们就不矫情了”。

    院子不太大,前中后三进,前院有前厅门房耳房,院角有马棚。中院两边客房厢房厨房库房,中间是饭厅和正堂。后院有后堂卧室书房,两侧厢房,还有个挺精致的小花园。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老宦官打着灯笼带木子和清清走了一圈儿,另一个世界京城郊区这么大的院子,价钱对普通人来说能吓个半死。

    八斤带着十一条好汉住了前院,猴子和老霍夫妇以及高进憨子住了二进的厢房,木子和清清三娘住后院正房,另外两个没嫁出去的则住了后院的厢房。

    安排完了竟然还能空出来客房,木子很满意,院子房间够多,里面一应俱全,百分百拎包入住。

    老霍的手艺是军中练出来的,先甭管味道如何,就是个快。木子让好汉们腾出一间厢房做饭厅,以后就是他们吃饭的地方了。

    木子让老霍给老宦官的手下也准备了饭菜,让他们也一起吃。老宦官要在那边,却被木子拉住了。

    顾良做了四个菜一汤,新家第一顿饭,不能太马虎了,木子想让他和高进猴子憨子一起吃,三个人死活不肯,拿了一壶酒躲到厨房去了,看上去还挺兴奋的。

    两个女子过来站在一旁,看架势是要在旁边伺候,木子一阵别扭,说道:“妹子,你俩要么自己找地方吃,要么就坐下一起吃,我不用你们伺候”。

    两人对视一眼下去了,木子现在已经放弃所有人同桌吃饭的想法了,有些东西是很难改变的,这让他很遗憾。

    木子把宦官老楚按到椅子上做了正位,自己和清清两边作陪,三娘坐对面给木子和老楚斟酒。

    老楚年纪不小了,干活很尽心,院子收拾的好,木子觉得有必要谢谢他。

    老楚坐在那里却浑身不自在,木子招呼道:“客气什么?你年纪大,应该坐个正位,来,我先陪你喝一杯”。

    因为顾良和任财的关系,木子对宦官还真没什么坏印象,平时也没听说过宫里的宦官有什么劣迹。

    都是可怜人,为了活下去挨了一刀,除此之外就是普通人,这就是木子的想法。

    喝了几杯酒,老楚不那么拘谨了,木子问了老楚一些村子里的情况。

    牛家村一共七十三户,三百多口人,耕种着两千二百亩地,其中有八百多亩是水浇田,一千四百亩旱田。地租四成,村民属于饿不死也吃不太饱的状态。

    木子的童年记忆是在田地里,对种地不算外行,不解问道:“每口七亩多地,即使去掉地租也足够吃饱了?”。每亩即使五百斤粮食,四口之家三十亩地也有一万五千斤了,去掉四成还有九千斤粮食,足够吃穿用度了。

    老楚有点惊讶的看着木子道:“木爷,每亩产粮一石,如何能足够吃饱?”。

    木子:“……”。他又犯了想当然的错,另一个世界的记忆告诉他,亩产五百斤产量不高,可这里的亩产是一石,也就是一百斤多一点……

    这么算的话,三十亩地只能打三千斤粮食,去掉地租只能剩一千八百斤。

    这些粮食要留出明年的种子,还要用一部分换来日常必需品,比如盐和农具,一千多斤粮食四个人吃,你别忘了,他们平时没有什么肉蛋类营养补充,体力劳动还很繁重。

    老楚去休息了,木子一个人坐在书房里,房间布置的很雅致,住惯了帐篷,木子坐在这里竟然觉得不太适应。

    劳累一天,让清清三娘去休息了,他要坐一会好好想想。

    进村的时候七十多户人家基本没看到灯光,他们不舍得点灯,灯油不便宜。

    老楚说四成地租的时候满脸自豪,一口一个官家心善。

    可四口之家一千八百斤粮食,这就是他们一年的所有收入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