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01章 苗贵妃与周贤妃(第2/3页)  木子的北宋生活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要来坐坐,让我略表心意”。

    很少有人会这样直接,会在大庭广众之下做出承诺,这等于把话说死了,而且放弃了讲条件,这让见惯了后宫阴暗的周妃简直不敢相信。

    从手上撸下一只镯子给清清戴上,一再嘱咐让她和木子一起来玩。

    周妃回到自己位置了,素芝在一旁笑盈盈的看着他,木子笑道:“怎么了?没想到哥这么受欢迎?”。

    素芝“呸”了一声道:“苗妃和周妃拉拢你是必然的,有什么意外的,我只是意外你的胆子挺大的嘛”。

    呃……这话就没法接下去了,琴儿姐姐也太忠心了,这么快就自首了。

    素芝“噗嗤”一声笑道:“行了,你若喜欢琴儿自管跟她耍,我才不管呢”。

    琴儿在后面“吃吃”的笑,竟然还挺得意。

    这种小姐和通房丫鬟的关系,木子理解不了,只能尴尬笑笑。

    宴会接近尾声,今天这场寿宴,最出风头的不是木子,虽然他硬顶濮王父子,虽然苗贵妃和周贤妃轮番拉拢他,单他依然算不上主角。

    因为今晚的主角是周八斤,这个谁见了都怕的恶汉,不知怎么就被杨太妃看中了,……啊不是……是……反正就是喜欢了。

    老太太拉着八斤的手,不住说着什么,八斤则在比划着说着什么,一副兴高采烈的样子。

    小昕小跑着过来说话,木子忍不住问道:“八斤和太妃说什么呢?那么高兴”。

    小昕神秘的道:“哥哥有所不知,太妃娘娘竟然和八斤哥是同乡,还是一个村的,还是对门邻居”。

    这真是他乡遇故知,杨太妃十几岁离家,竟然在今天遇到了同村乡亲,这还不算,八斤他爷爷当年还帮过杨太妃家,八斤的爷爷也是豪爽汉子,身长力大之人,没少帮杨太妃家干活儿,今天一看八斤就觉得亲切,仔细一问居然是故人之后。

    同学们,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予人恩惠不是坏事,即使你没得到报答,说不定将来你的后人就会有奇遇。

    杨太妃兴致颇高,拉着八斤东问西问,村头的枣树如何,村后的小溪怎样,忆年少童趣,叹沧海桑田。

    周八斤没那么多心思,大咧咧的道:“娘娘不用烦恼,若是想家,明天俺赶了车来,拉着你回去看看便是”。

    太妃哑然失笑,摇摇头叹道:“回不去了啊,家里没人了,一个都没了……”。

    周八斤想起自己身世,豆大的眼泪也流了下来,“俺家也没人了,西路军里本来一起去了六十多个同乡,一仗打下来就剩了俺一个,这回去咋交代嘛”。

    老太太眼窝浅,拉着八斤也开始流泪,:“咱娘俩命苦哟,别叫娘娘,按辈分儿你要叫我老姑”。

    老赵一看这不行啊,今天本来是大喜日子,怎么说着说着还开始哭了,赶紧道:“小娘娘,你也乏了,今日就到这里”。

    太妃也知道今天不是叙旧的日子,点点头道:“好,就到这,八斤别出远门,过两天再来陪我说说话,我让人给你做好吃的”。

    八斤道:“中咧老姑,过两天俺再来!”。

    老赵刚要说家宴结束,濮王却先开了口,拿着礼单笑道:“这是谁送的寿礼?老参一支?哈哈哈哈哈”。

    送贺礼是有规矩的,比如黄金多少两,比如什么样的玉器多少件,礼单上要记清楚。

    如果是人参灵芝等药材,则要写明年份,比如百年人参多少支,这就是规矩。

    这老参一支就明显是不守规矩的,老参,有多老?一百年是老,两百年也是老,价值却相差几倍。

    老赵用脚指头想想都知道这老参一支是谁送的,大殿里唯一不懂规矩的就是木子几个。

    临出门的时候清清提醒,老太太做寿要带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