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一十六章 帝王之心不可测(第2/3页)  冲喜娘子是锦鲤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头,只是在他平静的脸色露出几分疲惫来。他顿了顿才开口,但这一开口又是那么的直接:;永恩伯是你杀的吗?

    梁鹤祯也不由微微一怔,但这一闪而过的情绪非常短暂,短暂到似乎没有发生过。

    ;皇爷爷何出此言?孙儿刚回京不久,哪有那本是筹谋出这么一出。何况永恩伯是何人,他手握京畿兵权,我如何能让他死?梁鹤祯冷静地回答到。

    天承帝皱着眉转过身来,目光定格在梁鹤祯脸上,似乎是在试图从他脸上找到他说谎的证据。

    然而梁鹤祯的表情十分平静,一双眼睛里也没有一丝情绪波动。

    如果这个案子真不是他做的,还会有谁?

    可若真是他做的,那么此刻的他又是如何在他面前伪装到如此滴水不漏?

    天承帝收回了目光,刚才话题戛然而止也像是没有说出口一样。

    ;指挥同知的位置如今空缺了出来,你觉得谁堪当此大任?

    梁鹤祯眼眸微垂,只怕皇帝是在试探他吧?

    梁鹤祯列举了几个人选,其中也包括了回京述职的赵荀。

    天承帝顿了顿最后又点了点头:;这几人都还不错,尤其是那个赵荀。剿匪一事他办得不错,就将他留下来吧!

    天承帝又问:;户部侍郎苗秋仁被革职查办,你觉得这个位置谁来顶替?

    梁鹤祯回到:;依孙儿这段时间在户部任职的情况来看,户部的工作眼下繁重又是十分紧急。替补官员最好还是能熟悉户部的情况最好,所以孙儿认为户部郎中曹延年可提拔。

    天承帝思索了一会,曹延年这个人他还是印象挺深的。具体是哪一年的状元他记不清了,但他记得这人是三元及第,当年也是无限风光。

    不过他入了翰林院之后就沉寂了下去,后来还是宰相冯至举荐了他入了户部。在户部也已经有快十年了吧?至今也还只是个正五品的官员。

    被这么一提醒,天承帝对曹延年的印象越发清晰了起来。同时他也想到了另外一个人,吏部尚书吴怀章。

    ;说起来吏部尚书吴怀章跟曹延年可是同科进士,一个状元,一个是榜眼。榜眼官拜尚书,三元及第的状元竟还是个了郎中。这么多年都没能往上升,这人究竟是能力不行,还是别的缘故?

    梁鹤祯淡淡一笑,皇帝这是明知故问。在官场上特别是京官,若没有一点人脉,任凭你能力再突出也会被上级夺了功劳去。

    当年若不是有冯至欣赏曹延年的能力,恐怕他连进入户部的机会都没有。冯至死后,曹延年这个人恐怕都被大臣遗忘了。

    ;据孙儿观察,曹延年这个人性格耿直,不喜欢攀附也不喜欢阿谀奉承。这么多年未曾有过晋升,并非能力不行,而是苦于无人举荐。梁鹤祯很直白地说到。

    天承帝饶有兴趣地看着他,眼神透着一抹精光叫人猜不透:;你这么极力举荐他,他会不会感激你?

    这话里有几分玩味,但梁鹤祯脸上没有一丝慌张也没有惶恐,只是保持着那份淡然:;举贤尚且不避亲,孙儿与曹郎中一同共事,对他的能力是看在眼里的。再说了,孙儿不过只是如实举荐,最终人选的定夺还是在您手中。

    天承帝笑了笑:;好一个如实举荐!朕知道了,你先退下吧!

    这还没走出御书房的大门,天承帝忽然又想起什么冲梁鹤祯的背影说到:;云染那丫头……身世可有怪异之处?

    梁鹤祯定了定,眼皮忍不住调了一下:;皇上何出此言?小染她从小就在下河村长大,若不是一次意外她落入江中被人救走,她这辈子都没离开过洪洋县。

    他叫天承帝皇上的时候,脸上多出了几分冷清之色。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