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生,来, 陪我看看喜服做的怎么样了。”大奶奶带尹子墨来到一个绣铺, 他曾经在这里瞟见过一缎莹纱,现在走进去才发现那不过是冰山一角。
从外看是个不大的铺子, 越往里走越显光辉。
书生看着那柜子上被透明琉璃封存的一缎缎美丽无匹的布料, 是都城也遍寻不到的手艺。这个小村子, 是什么来头。
“大奶奶。”一个穿着对襟罗裙的貌美绣娘婷婷行了一礼,“已经照您的吩咐, 用了弥天纱、红海杉、金雀绸……我们昨日商讨了些许,大抵的版样已经出来了,您来看看。”
她温声细语,领着二人掀开通往后院的门帘。帘后, 数十姣好娉婷女子穿着美丽的红裙, 挽着白鸢发, 插着黑红色的苦木发簪, 手里捻着线或是精巧的剪子,围着正中被架在一方雕红木的喜服忙碌。
那喜服主调是大红色的,上面绣着展翅欲飞的朱雀,却没用一分金线,而是烧成细丝如发的银。在阳光下盈盈闪动的薄纱随着微风浮动, 如同海中波浪叠起, 柔柔绕绕缠住人心。一方小天地中构造着万人惊羡的喜服。
“后生, 你看着怎么样?”
心底的思绪散去, 尹子墨移开视线, 这其中都是女子,倒是他一个没关系的男人比新郎更先见了喜服,总有几分不妥。他垂着眼,口吻赞叹:“夺天地之造化,我竟不知天下的绣女谁还能织出这等喜服。”
若是将银丝换成金线,便是说一句王后成礼的正服也不过如此。即使这般,银丝绣成的朱雀比庄重的金线更为清冽仙气,好似下一刻便成天上仙,这银色和红色交织,又多了几分婉约动人。
不知谁能将这喜服穿在身上,到时恐是人衬衣裳。
“喜欢就好,你来自外头,眼界比我一个老婆子高多了,”大奶奶开心得很,满脸的皱纹也浅了几分,“来,老婆子高兴,海娘子,给他也量一量。”
尹子墨一愣,往后退了几步:“这不必……”
领着他们进来的海绣娘掩唇一笑:“俊俏小伙害羞着哩,大奶奶莫为难人家,这身量我看几眼便晓得了。”
大奶奶恍悟:“哎,都忘了你的一双厉害眼睛。”见书生有几分尴尬,她乐呵呵地安慰,“过两日咱村办喜事,每人都要有一正经的红色衣裳,你这不行,让海娘子她们做,手快得很。”
尹子墨推却不过,他心里叹了口气,面对慈祥的老人,从怀中取出一枚跟了自己多时的玉佩递给对方,这本是他时常挂在腰间,忧被人看中劫了去才收起来。大奶奶她不收银钱,这个玉佩是他为数不多能够拿出来的东西。
大奶奶皱着眉:“使不得使不得,我不是说了,咱村子用不着贵重的东西。”
面前就是精美绝伦的布匹和出神入化的绣艺,书生难得一噎,还是坚持让老人收下,不然他便不能安心。
大奶奶皱着眉,她怎么能收主子夫婿的礼,乱了乱了!
海娘子倒是靠近大奶奶,轻声说道:“大奶奶就手下吧……不是正好凑一对……”
老人想到主子案台上孤零零的环玉,心里一动,有些犹豫。
捕捉到字眼,尹子墨用内力封了听觉,等海娘子说动大奶奶才解开,全然不知自己错过了唯一一次机会——探知真相的机会。
大奶奶收下了玉,由此歉疚般对尹子墨更好了些。穆穆成天那眼睛瞪着他,偶尔气的狠了要破口骂这个不要脸的书生些什么时,就会被从各种地方钻出来的小丫头芽芽笑嘻嘻捂着嘴巴拖走。
第三日,是定下的大喜日子,尹子墨难得发现穆穆鼓着脸坐在餐桌旁,似乎是认命般,别别扭扭给他夹了一块肉:“对,对不起,你可别和仙女姐姐告状。”
他哪里认识什么仙女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