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的厮杀。
火光燃烧了稀稀拉拉的树林和已经干枯的野草,在风中呼啸。
举着火把、调集士兵的队伍如长龙一般蔓延穿插在低矮的山岭间,给人难以名状的威慑力,巨大的旗帜在黑暗中依然迎风招展。
仁多宝忠其实是西夏国一代名将,官至枢密使,严格算起来甚至是西夏国的武相。
这几年来,在西夏国皇帝的大力支持下,西夏国先后大大小小十数次叛乱,都是由仁多宝忠调兵遣将所平定,甚至与横山南边的宋国西军几次仗,都是他指挥打的,其实隐隐已经是西夏国军中第一人。
而年轻的岳飞说实话,也就这些天打了几仗,名声渐渐传出了一些,除了赵谌在心中将其当成天生的将帅之才,放胆使用之外,对西夏人来说却是名不见经传的年轻小将一般的人物。
甚至在战前,仁多宝忠还在想,这一战若是与他对战的是张叔夜,他或许还会忌惮担心,但既然只是这样一位年轻后辈,他就更有信心了。
但仁多宝忠却是没有料到,就这样一个年轻小将,竟然和他杀了个势均力敌。
嘈杂的声音围绕着周围,山岭之上,岳飞身穿笔挺军装,穿着钢甲,披着大氅,骑着他的战马,目光死死望着整个战场的情况,他偶尔会发出一道命令,派出一支预备队,或是作出军阵的调动,应对上战场的变化,显得秩序井然且得心应手。
这一场大战,双方的军队人数相当,加起来一万六千余人,人数说多也不多,但说少也不少。
放在后世现代,两千人可以填满一整个操场,人数扩大八九倍,这一片山岭间、荒野之上密密麻麻的都是人。
混乱中看清整个战场的形式,辨认出每一支军队的所属,甚至预测出视野所不能及的山野那头,战场有着怎样的演变,等等!这些都是一名真正的名将所具备的基本素质。
岳飞虽然最近打了几起胜仗,甚至打得非常漂亮,堪称是完胜,但毕竟时日太短,在金城一方的资历比此时带着一千多人守着皋兰县城的周成武都差了不少。
但谁让赵谌信任他,一道命令下来,让岳飞指挥这场仗,周成武虽然郁闷,但也不敢违背命令,将麾下大半人马还是交给了岳飞指挥,自己留守皋兰县城。
仁多宝忠在今天大战一开始,便体会到了岳飞的厉害和难缠。
从这一天的下午申时,战斗打响开始,岳飞已经将自己的麾下大军所能够发挥出的力量调集发挥到了极致,双方的战线展开,就有将近一里的锋线。
而在两个时辰的战斗中,一路辗转延绵,到得此时,双方鏖战的距离超过了三里,近两千人将鲜血与生命留在了这皋兰山下的荒野之上。
而至今,胜负之势,貌似已然难以看得清楚。
在其他人所不能察觉的神色下,岳飞虽然依然一脸自信,但是眸中渐渐出现的凝重也并非如他表面上所流露的那样。
他当然知道这一仗很可能是此次与西夏的最后一战了,赢了黄河北边和防线外面的西夏近十万西夏大军将狼狈撤军,输了便给了西夏人翻盘的机会。
最主要的是,虽然赵谌没有给他说过,他最近也没有听到金国大军南下中原,朝廷调集军队是否将金军挡在黄河北边的相关消息,但是他知道自家王爷是想早点结束金城的战事,好派兵勤王支援朝廷的。
而他岳飞的心思跟自家王爷其实是一样的,甚至心已经飞到了中原和汴京城。
在这一日的战斗之初,仁多宝忠便派两千铁鹞子骑兵队汹涌而来,完全是要以最为凌厉的一击,妄图击溃金城一方前阵。
而岳飞以快弩箭矢、枪阵组织起严密的防御,已方骑兵同时穿插向西夏军队的后防,丝毫不相让。
有那么一刻,岳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