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百四十八章 计划不如变化(第2/3页)  回到北宋当暴君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混乱的范围越来越大。

    ………

    ………

    杜成孝等人看着这一幕,却是一脸的目瞪口呆,心中有些难以置信……他们怎么都没想到,王爷发出的一份檄文居然直接引发了西夏大军的内乱。

    不愧是善于创造奇迹的自家王爷,一篇文章竟然顶得上千军万马。

    只是,杜成孝等人却是将这件事情想得太简单了,或者说因为自家王爷经常创造奇迹,本能的将这份檄文给神化了。

    准确的说,赵谌只是在恰当的时间节点,给西夏大军上下发了一份很容易让他们产生想法的檄文。

    换句话说,这份檄文只不过是个催化剂而已。

    这四万大军本身损失已经近半,在这年头的军队,损失数量达到一半,士气军心本就没有多少了,更何况他们是被困在了子午道之中,粮草已经枯竭,这些天全靠食用战马而维持活命。

    此外,之前赵谌让人去给西夏人喊话,说是他的大军已经北上占领了西夏国大半地盘,击败消灭多少多少西夏国内大军。

    最开始困在子午道里面的西夏大军是不相信的,但如今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一直不见有援兵到来,甚至连个信使者看不见,而黄石山城的北边也不见有自家军队发起攻击。

    所以,如今被困在子午道中的不少西夏将士已经相信了赵谌让人夸大的谣言——西夏国的国内已经沦丧近半国土,他们永远都不会等来援兵。

    绝望之下便是万念俱灰,战意彻底丧失,军心士气彻底跌入了谷底。

    再看西夏军中成分来看,虽然已经立国一百多年,且汉族人占了近半人口,但是少数民族立国视汉人为低人一等 的弊端西夏国也始终存在。

    虽然西夏国历代皇帝重用汉人读书人当文官,甚至吸收策反宋国的一些官员,但党项族人始终才算是西夏国的顶梁柱,是真正的核心贵族。甚至如今在西夏国有爵位、有牧场和部族的全部是党项族人,也只能是党项人。

    所以,作为西夏国的实际主人和最大受益者们,党项族出身的将士们貌似有理由也有义务与金城王的军队死战下去。

    这也是拓跋安飞带领这支军队到现在还没有彻底崩溃或者惨败的原因。

    但是,西夏国的实际构成摆在那里,近半人马是汉人,虽然高级将官中汉人很少,但是基层军官中也有不少。

    在赵谌这些天处心积虑的意识形态斗争之下,这些汉儿军对西夏国本就不多的家国意识已经悄然发生了变化。

    就在这种情况下,那位金城王又通过檄文忽然告诉他们,只诛首恶,投降的人在考察之后直接吸收为金城王麾下官兵。

    那些党项族人或许会怀疑这份檄文的真实性,对金城王的承诺表示怀疑。

    但是,你让这些已经陷入死境的西夏汉儿军们会怎么想?

    所以,当金城王的檄文大量出现在西夏军营之中,且广泛流传之后,西夏大营中的暴乱突然就爆发了,而且来的特别的猛烈。

    在非常短的时间内,整个大营中便四处火起,东南西北各处营中都有厮杀喊杀之声传来。

    拓跋安飞惊骇愤怒的同时,知道已经覆水难收,却也发了狠,奋力聚集了四千多党项族勇士,向营中暴乱的汉儿兵杀去。

    对汉儿兵的一些军官来说,他们也可以直接带人去投降金城王,但上一刻还是敌人,如今投效过来,怎么可能有太高的地位,不杀你就不错了。

    但若是能够在投效之前立下一些功劳,甚至将那拓跋安飞的脑袋直接带过来,那就不一样了,最差的也能够保住自己眼下对等的军官职位。

    金城王一方的军队当然不会在两头看热闹。

    欣喜若狂之下的种彦崇早已经带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