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63章 招募人才(求订阅)(第1/3页)  奇迹书店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荆州虽被视为蛮夷之地,但平心而论,人才还是不少的。</p>

    通过蔡瑁的关系,奇计拜访了襄阳习氏。</p>

    对奇计能来找他做引介,蔡瑁非但没有拒绝,反而十分高兴,毕竟少主如此作为,是把他们蔡家当自己人。</p>

    于是让自己的儿子蔡英亲自为奇计做向导,想要和奇计打好关系。</p>

    对蔡英其人,奇计表示没有听过,毕竟史书上也没记载蔡瑁的儿子是谁,不过既然蔡瑁说是他儿子,奇计也就当是了。</p>

    不过很显然,蔡英没有蔡瑁的能力,二十岁了,才只是后天巅峰。与其同一批的蒯祺、庞山民却都早了一步,已是化形境。</p>

    习氏先祖习郁曾为光武帝时侍中,跟着光武帝巡幸黎丘,一起梦见苏岭山神,刘秀追功封其为襄阳侯。习郁于是就在苏岭山建立神祠,刻二石鹿于祠前神道两侧,百姓称之为鹿门庙,苏岭山从此改称鹿门山,也就是几年后庞德公隐居的地方。</p>

    此外他还依照“范蠡养鱼法”,在岘山以南筑堤为池养鱼,背负岘山,面临汉水,苍松翠柏,风景优美,人称习家池,又称高阳池,几十年后,晋征南将军山简在这里留下高阳酒徒的传说。</p>

    一百多年过去,习氏依然是襄阳大族,但爵位早已不在,影响力也大不如前。之前习家人在襄阳,不过担任县吏,最多不过是在江陵担任郡六曹之官。</p>

    听闻刺史长公子来访,习氏很是尊重,隆重迎接了到访的奇计一行。</p>

    虽然还不知道奇计的来意,但不管如何,只要能与长公子搭上线,他们习氏门楣就能再度振兴。</p>

    奇计与习氏族人相谈甚欢,也见了习氏的后辈子弟——嗯,同样是二十岁上下,但还未出仕,那就是后辈,对他们表达了欣赏之意。</p>

    于是在离开时,习氏族长很委婉的表示,想把自家两个不成器的儿子交给奇计教导一番。</p>

    这两个“不成器”的东西,名字听起来一样,一个叫习桢,化形境;一个叫习珍,先天境。</p>

    历史上习桢是刘备麾下的重要官员,排位仅在庞统之后,尚在马良之前。而其弟习珍,则是留在荆州,吕蒙奇袭荆州时,据城而守,最终因粮绝失败,自刎而亡。</p>

    推却不下,奇计也就“勉为其难”的收下了,吩咐他们在自己冠礼后去报道,一起回长沙。</p>

    顺便也邀请习氏族长参加自己的冠礼仪式,让习氏一族兴奋不已。</p>

    ……</p>

    “蔡兄,你知道一个叫冯习的人吗?”离开了习家,奇计又问蔡英道。</p>

    “冯习?我倒是知道一个,就是不知道是不是公子要找的人?”蔡英说道。</p>

    “还真知道?”奇计也就是随口一问,没有到蔡英给了个惊喜,“蔡兄说说看。”</p>

    “冯习出身冯氏,原本冯家也算大族,三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