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与你做君臣可好,把湖广与你,封你梁国主呵,管教你生受富贵也。” “朕再把建康与你,教你做都,你祭祖岂不方便么。你的儿子每,要有情愿底,上大都做官人也可,朕好生待他也…钦哉!” 梁国君臣听到这份圣旨,忍不住笑得前俯后合,一个个乐不可支。 “哈哈。”萧隐笑道,“倒是俗白好懂。不过你回去告诉你家大汗,朕是大梁之主,不需要他一个胡人来册封。送客!” 中官笑道:“既如此,那俺自然如实回禀大汗就是了。不过,国主要是将来有话对大汗说,大可派人去大都,大汗必会接见。告辞!” 他早就知道萧隐不会接受大汗册封。 但那有什么关系? 这这道圣旨明面看是挑拨,可其实还有另一个目的。 示弱。 没错,大元向伪梁示弱。 让伪梁以为大元没法子,以为北边没了威胁,才好把精力用来对付强邻伪唐,尽快和大理,伪宋结盟。 大汗最担心的,始终是叛臣李洛的伪唐。至于伪梁和伪宋,大汗从未放在眼里。 要是伪梁伪唐伪宋迟迟不闹翻,大元就难办了。三家合力之下,大元就无机可乘,南方就再也拿不回来。 等到元廷使者离开,萧隐失笑道:“如此浅显的离间计,忽必烈也好意思出手,当真是黔驴技穷了。” 国丈徐彧和散骑常侍董襄等豪族出身的官员却很是失望,他们很希望萧隐能接受大元册封,定下这藩国名分。 就算害怕李唐,也大可暗中接受嘛。 萧焱皱眉道:“父皇,元廷仍然势大,万不可掉以轻心,魔军随时都可能再度南下。眼下,三国抱团取暖,休养生息,共同抗元才是上策。” 萧隐不悦道:“此等浅显道理,不需要你来教朕,朕心中有数。你只管做好督粮总管的差事。” 他对这个儿子,是越来越不喜了。一个人说赵王居功自傲野心勃勃他还不信,可要是很多人说,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萧焱心中一寒,只能幽幽一叹。他也很清楚李唐的威胁。可现在强元仍然雄踞北方,主力犹存,绝不是和李唐翻脸的时候。 就算翻脸,也要等着李洛翻脸,而绝不能先翻脸,给李唐攻打大梁的借口。 大梁现在最需要的,就是和平共处的时间啊。这个时间越长,大梁的机会才越大。父皇,你太心急了。 萧隐此时心里也很不痛快。他每每想到李洛李唐,心中就像是扎了一根刺那么难受。唐军封锁长江,将湖广之北一分为二,梁军往来江南江北,竟然还需要唐军水师同意,真是岂有此理。 而且李洛还占了四川,播州的杨汉明也是他的人。这等于把大梁困住了。 也不怪萧隐。这局面换了谁都会提心吊胆。 而忽必烈的圣旨,更是加剧了萧隐的不满和危机感。 江宁,那可是大梁曾经的故都建康啊。可如今,却变成了唐国的地盘。南朝萧氏祖坟,可都在集庆路。 看来,必须要想办法对付李唐了。 “邵忠。”萧隐点了一个人的名字。 “臣在。”光明军中护军邵忠出列。邵忠参加过衡阳大战和江陵大战,和董虎臣一样立功很大,如今也是萧隐最信重的将领之一。 “邵忠,朕封你为水军都督,伏波大将军。洞庭水师归你节制。你去洞庭后,再招募水军,打造战船。这长江之上,终究不能没有我大梁的水师。”萧隐说道。 “遵旨!请陛下放心,臣一定大办水师,让大梁水师走出洞庭!”邵忠凛然说道,心中却冷哼一声。 “高朗。”萧隐又点了一个名字,“朕之前吩咐过你的大事,你一定要抓紧办。两条线,一条也不能松懈。你的暗香会,可要好好用才是。” “遵旨。”高朗领命。 高朗不但是尚书令,还掌管梁国细作机构“暗香会”,极得萧隐信任,很多大事,萧隐都和高朗商量。 虽然萧隐没有明说是什么事,但萧焱已经猜到和唐国火器有关。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