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623、624节 血色6夏夜…朱雀门之变!(第2/7页)  葬元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报机构再厉害,也不能面面俱到。火器兵好几万,你能天天盯着每个人?    就是后世,那也做不到啊。    没有千日防贼的道理,何况还是不起眼的一个士卒。    火器兵只要有心,私藏一发弹药并不难。后世管理制度那么健全,不也有兵私带枪支离开军营?至于私藏子弹的,那就更多了。    士兵奔丧,又不是战时,谁能阻止他回家奔丧?    江西本来就挨着梁国。他只要一回家,全家人就能找个借口离开乡村,进入梁国。    防不胜防啊。    崔秀宁叹了口气,“这不怪你们,火器的保密,我们其实已经做得很好了。要是连火器兵也严防死守,我们就是人手再多几倍也做不到没有漏洞。我只想知道,你们怎么善后。”    李绸禀奏道:“宗昼的锄奸别动队已经在行动了,张族兴一家必死无疑。”    李洛冷笑道,“宗昼不必动手了,张族兴一家,应该已经被梁国灭口。”    崔秀宁点头,“估计已经被杀,免得留下把柄。梁国还不敢明着得罪大唐。”    正说到这里,忽然特察局值班的李绫进来汇报道:“大王,老师,有关张族兴的最新情报!”    “念!”李洛冷冷吐出一个字。    李绫有些惴惴不安的说道:“张族兴一家,被梁国太子萧淼许诺封侯、赏田万亩、赏银万两,利欲熏心之下叛逃。但萧淼挖出有用的东西后,并没有兑现承诺。五天前,张族兴一家被萧淼秘密处死。”    这,就是叛徒的下场!    所有人脸上,都露出鄙夷之色。    “你们起来吧。”崔西宁声音冷清的说道,“这也是一个教训。你们下去完善预防方案,尽可能堵住更多的漏洞。此类事件,不能再发生。”    “诺!谢老师!”众人松了口气,站起来恭恭敬敬的退出。    “是该推出身份制度了。”李洛站起来说道,“张族兴叛逃,不是情报机关的责任,也不是军中将领的责任,而是人口流动制度太松散。”    要是有明朝的路引制度,张族兴根本无法一家人叛逃到梁国。    崔秀宁很认同,“没错。本来百姓想去哪就去哪,流动应该自由。可现在天下还没有一统,是应该严格管控。你要推出明朝的路引?”    李洛想了想,“路引制度不能照搬,还是要改良。你有什么好的主意?”    崔秀宁在纸上画了画,抬起脑袋,“首先,身份证明要分种类。因为官员,军警,工匠往往知道一些秘密,所以不能和普通百姓一样,必须用专用身份证明。”    “官员就用吏员证,军警用军人证,工匠和科学家等人用理士证。这些证件,用身份证大小的木牌,上面有编号,以及个人简单资料。”    “官员,军警,工匠流动,必须要有出发地县衙开具的证明。没有证明和证件,就不许离开本县,不许在外县住店。”    “除此之外的人,一律用身份证。身份证用户口簿一样的小册子,十二岁就开始办。这些人流动,只需要乡村公所开具证明。人一旦离世,证件就必须由乡村公所收回,作为死亡消籍的证明之一。”    “任何驿站,关卡,客栈,私人,违规放行或者接待没有证件和证明的人,一旦被举报就要撤职,罚款,引起严重后果的,还要治罪。”    “某地乡村官吏,发现外地人露宿野外,或借宿民家,必须要盘问来历,检查证件证明。发现证件证明造假,或发现可疑举报,一旦证实,举报者有奖励……”    崔秀宁说了很多,已经是这个时代最稳妥的流动人口管理制度了。    这当然会增加政府的管理负担,但也能最大限度的预防犯罪和叛乱,改善古代恶劣的治安环境。    李洛听完之后,觉得可行是可行,就是制造证件和小册子,要花费很多人力物力。    “那就把这东西先统一材料和规格,交由各州去办。每个州,设立一个作坊,专门制作证件。私做证件的,最轻也是降籍为奴。”    两人很快就定下了这件影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