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679、680节 “吾一日不杀人,寝食难安。”(第4/6页)  葬元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同时,唐军剿匪分队也宣告成立,剿杀数年来越来越严重的匪患。

    户口清查之后,本州岛幸存人口只有四百二十余万,损失了近三百万。北海道地区因为日人很少,是虾夷为主,还没有统计。

    加上九州岛和四国岛的人口,唐国共增加人口五百多万。

    除此之外,李洛还密令烧毁所有的日国史书和典籍,如《日本书纪》、《源氏物语》、《古事记》、《三代实录》、《日本后记》、《续日本纪》等等。

    事实上,在李洛当年的建议作用下,第一任东瀛行省平章政事玉昔帖木儿,已经对日国史书典籍进行了有计划的大规模焚毁。绝大多数的典籍和雕版,都被元廷毁灭了。

    很多维护日国典籍的文人,也被元廷杀的差不多了。

    之后,唐国特务又搜检性的毁了一遍。

    所以,李洛这次密令焚毁日国典籍,其实已经没有什么东西可毁了。于是李徐就干脆将留存的石碑刻文也毁掉。

    但也不是什么都毁。日国很多碑文,都非常“中原”,这样的碑文就保存完好。

    经过元廷肆无忌惮的大毁灭,再加上李徐和李洛的焚毁,日国数百年来的民族意识印记,基本被湮灭抹除。

    不可谓不狠毒。

    当然,这不是李洛第一次干。他在安南和占婆早就这么干了。很快,蒲甘国也会这么来一次。

    至于南洋岛国,对不起,请李洛干李洛都不干。因为那是殖民地,不是本土,没有被毁灭典籍的待遇,他们也没有什么典籍可毁的。

    五月初,李洛下令成立瀛州金银矿务局,隶属于朝廷矿务司,由矿务司和瀛州牧衙联合管理。共设立石见银矿场、菱刈金矿场等五个金银矿场和一个硫磺矿场。

    李洛知道,这些后世著名的金银矿,以唐国掌握的灰吹法大规模开采,每年最少能采掘十几万两黄金和两三百万两白银,可以大幅缓解大唐白银急缺的局面。二十年内,基本可以让大唐实现银本位。

    …………

    南国三月,草长莺飞,春光明媚。

    被改为长沙郡的潭州,有名山为岳麓,濒临湘江西岸,风景宜人,清幽苍翠。

    此时的灵麓峰岳麓寺,金日竟然来了很多天南海北的客人。其中很多人,都是从湘江坐船而来。

    只是,自从蒙元废除科举,而唐廷又大兴学堂,这有岳麓书院的清幽所在,就变得更加寂静,加上从江边可以上山,所以很多人入山并没有引起注意。

    岳麓山内的佛殿内,此时坐满了各色各样的人,一眼看去竟然有二百余人。而殿外广场和山门,则是关了起来,挂出“金日闭寺”的木牌。

    “诸位贤达。”大殿内一个年约六旬的老者站起来说道,他服饰华贵,面容儒雅威严,一看就是不富既贵的上位者。

    “我等之前有的素未谋面,有的神交已久,但都有一个愿望,那就是为了天下苍生,为了祖宗制度,诛杀暴君妖后!”

    “各位都是名闻遐迩的一方俊杰,此刻群英荟萃,从四面八方齐聚这岳麓山召开大会,为的什么?为的就是共襄义举,拨乱反正,还天下一个朗朗乾坤!”

    这老者名叫彭思俭,乃是元廷永顺宣慰使彭家的族长。彭家可是仅次于杨家,田家的强大土司。

    田氏灭亡,杨氏归唐后,彭家表面上配合均田令和改土归流,被迫交出绝大部分财产和土地,解散奴隶和私兵,可内心一直想要反攻倒算,卷土重来。

    这次很多势力暗中反唐,他就是领头者之一。

    而来此密会的二百多人,也都不是泛泛之辈。他们绝大多数要么是之前的豪族之长,要么是土司之主,要么是大寺庙主,要么是各大行会和商帮之主,除此之外还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