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703、704节 臣请为陛下再加尊号!(第4/6页)  葬元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然信了这么一匹豺狼!

    …………

    江陵行在,光政殿。

    摄政皇后崔秀宁正在主持常朝。

    崔秀宁脸上带着微笑,肤色晶莹生辉,显得心情极好。虽然已经身怀六甲,却还是神采奕奕。

    李洛顺利攻占关中,恢复长安,她当然很高兴。

    恢复中原又往前迈了一大步。更重要的是,李洛平安无事。她不用日日提心吊胆了。文天祥和陈淑桢的大军,也顺利撤退了。

    “皇后陛下,陛下圣旨说,要抽调三千警士,以及工部营造匠官去关中。臣已经拟定了条陈,请皇后陛下过目。”

    政事堂中相林必举,递交一份条陈。

    所谓条陈,其实就是处理建议,君主觉得没问题,就当即准奏,要是觉得有疏漏,就要修改。倘若不行,就打回重拟。

    崔秀宁看完条陈,皱眉道:“工部的营造匠官,最多修建过萧隐的皇宫和寺庙道院,他们能主持修建长安皇宫么?”

    “陛下给本宫的信,说是要重建大明宫、太极宫、兴庆宫三大内,按照陛下的意思,那可是占地七里,有殿阁上百座的大皇宫,用工超过十万人,一般的匠师,能胜任么?”

    群臣也犯了难。能主持修建这么大皇宫的人,凤毛麟角啊。毕竟古往今来又有多少人主持过修建皇宫?

    修建元大都的刘秉忠倒是足以胜任,可刘秉忠早就死了,当世还有谁有能力主持长安新宫?

    大唐兴起以来,海京洛宁、南京临安,以及现在的江陵,都是行在。陛下并没有大兴土木的修建皇宫。

    眼下,大唐得了关中,正式定都长安,天下咸知,那是一定要大兴土木,营建长安宫了。

    不然,何以彰显大唐威仪?何以体现大国气象?

    大唐现在有钱粮,又有大量俘虏可用,秦岭和陇山又有大树可伐,完全有物力人力营建长安皇宫。

    可问题是,独独缺了宇文恺、李诫、刘秉忠这样的鲁班之才。试问天下,还有谁能当此重任呢?

    崔秀宁有点苦恼。作为后世人,她和李洛见多了著名建筑,对于修建长安皇宫,在设计上肯定能给出很多超前的宝贵意见。

    但也就是仅此而已。

    因为建筑学是一门很深奥很专业的学问。她和李洛都不是学建筑出身的,没有能力主持工程。

    大型皇宫建筑群的修建,难度很高,需要当世大才。

    “诸卿可有人选推荐么?这宫建大臣,必须是营造大家。”

    群臣面面相觑,都是微微摇头。长安三大宫这么重大的工程,他们不敢贸然推举人选。

    特务出身的御史中丞李扬奏道:“回禀皇后陛下,微臣知道一人,足可胜任长安宫宫建大臣之职。”

    他是搞情报的,要是真有刘秉忠这样的建筑大才,他一定比其他人清楚。

    崔秀宁眼睛一亮,“你仔细说说。”

    李扬道:“微臣推举张志纯。张志纯是泰山道士,南天门就是他修的,如今泰山上道宫群落,都是此人设计修建。忽必烈都认为,要说建筑之才,刘禀忠死后就属张志玄。”

    “忽必烈曾经想迁都长安,威压四大汗国。当时刘秉忠已死,他拟定的造宫大匠,就是这张志纯。只是后来迁都长安不了了之,这才作罢。”

    “皇后陛下,以微臣所见,当时建筑大匠,可能没有谁能比得过张志纯了。”

    崔秀宁一听南天门,顿时明白了。

    她不知道张志纯,却知道大名鼎鼎的泰山南天门。南天门在后世非常有名,伫立七百多年不倒。而且南天门的地理位置很难修建建筑,可张志纯的设计很高明,不但修成了,还修的很好。

    南天门,可是被列为古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