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814、815节 北伐!(第4/6页)  葬元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权,竟然易主了。</p>

    …………</p>

    长江北岸,安庆府。</p>

    安庆府是沿江分布的重镇。如今的安庆府长江沿岸,被知府王四郎经营的可谓“固若金汤”。</p>

    经过王四郎一年多的努力,安庆府两百余里的江岸,当真是三里一堡,五里一垒。所有容易登岸的地方,都是障碍重重,陷阱密布。就是江边的浅水区,都钉满了密密麻麻的木桩。</p>

    数万乡勇和五万宋军,被布置在安庆防线上。使得安庆防线成为仅次于扬州防线的第二大防线,属于淮西防线的中坚。</p>

    这一方面固然是因为安庆的战略位置重要,也因为知府官人王四郎的政绩卓著。</p>

    “一处有警,烽火一起,众军皆聚!唐军若渡江北侵,管教它举步维艰,进退维谷也!”</p>

    “但有此江防,赖将士死战,则我大宋江山稳如磐石矣!”</p>

    “国家生死存亡之秋,正是臣子披肝沥胆之时!只要我等文官不爱财,武将不怕死,则李唐奈大宋何!”</p>

    一句句震耳发聩的话语,风骨嶙峋,掷地有声,响彻在两淮之地。如今王使君的能臣干吏之名,已经飞出两淮,整个中原都知道了。</p>

    为官不识王使君,便做宰执也是昏。</p>

    这句话,可不是说说的。</p>

    因为王使君,为了抗唐大业,对淮西江防可谓呕心沥血。可以说,安庆府的衙门不在城中,而是在小孤山,那是是最容易观测唐军动向的人。</p>

    王使君为了江防重务,可以天天巡视江岸,加固工事,训练乡勇,以至于废寝忘食,三过家门而不入。</p>

    谁能做到?</p>

    听说,就连京中留太师,都很满意王使君,很快就要提拔王使君为沿江制置使,兼任淮西制置使!总督淮西军政大权。</p>

    这可是封疆大吏啊!</p>

    可王使君明明很快就要提拔,却仍然照旧致力于江防,心志如铁,功名利禄亦不能移,当真是干城典范。</p>

    此时,大名鼎鼎、声望日隆的王使君,正一如既往的在小孤山观测对岸敌情。</p>

    江风吹着王四郎黑瘦精干的脸庞,吹动他破旧的官服,显得他更有一种嶙峋坚韧的风骨。</p>

    王四郎的目光从对岸收回,对身后的大群属官铮铮说道:“淮西是啥子?淮西古称北国克星,大宋御三家!”</p>

    “尔等晓得为啥子嘛?”王使君的一口浓重的川蜀乡音,此时不但不让人觉得有趣,还让人听着更加提气。</p>

    “那是因为,淮西汉子能打嘛!响当当的汉子哟!哪果怕哪果!只要你们做出样子来,龟儿子的唐军,打不下淮西!”</p>

    “越是舍不得自己的脑壳,那脑壳就掉滴越快!你要是不怕他,那你的脑壳也不得掉!为啥子?狭路相逢,勇者胜!”</p>

    众官纷纷拱手:“使君之言,我等记下来了!淮西江防,眼下固若金汤,唐军过不了江!”</p>

    王四郎点点头,被太阳晒黑的脸一沉,“好滴,好滴!那本官就放心喽!本官给你们讲,读圣贤鼠,要晓得荣辱廉耻!眼下唐军渡江随时可能渡江北侵,要是哪果临阵逃脱,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