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923、924节 唐军北伐,元廷西迁!(第3/5页)  葬元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李洛笑道:“你担心的也不是没有道理。但可能性微乎其微。后世沙俄被蒙古人统治那么久,结果怎么样呢?欧洲并不算太落后,又已经有国家民族意识了,各自的文字语言非常成熟,元廷被推翻后,也难以统一起来。”

    “忽必烈这人,是分化瓦解敌人的高手。我估计,他一定会把欧洲各大国拆分为若干小国,分封一大堆新的贵族,这是巩固统治的必要手段。欧洲只会被拆分的更细,有利于元廷统治。”

    崔秀宁道:“难道不会出现英国统治印度后的可能?英国殖民印度,不是客观上帮印度统一了?我可不想后世出现一个统一的欧洲。”

    李洛道:“英国犯了一个错误,把印度大陆当成整个殖民地单位来治理。还有就是,印度是被英国间接统治的海外殖民地。而欧洲,是要被元廷直接统治的。”

    “不对。”崔秀宁没有李洛那么乐观,“你别忘了,元朝之前,金、宋、西夏、大理、吐蕃是相对分裂的?是元朝统一的,明朝建立后,这些地方也统一了,元朝的作用不能小看。欧洲人到时推翻元廷的统治,很有可能统一,这个风险,我们必须要有方案。”

    李洛听到崔秀宁这么说,也觉得自己太乐观了些。

    他站起来,皱眉来回踱步,思索阻止将来欧洲统一的可能。

    但是想了半天,都想不出好法子。

    最后,总算想出一个不算办法的办法。

    “特察局,要长期对后世欧洲展开工作,长期渗透。我们在这个世界谢幕前,要留下遗训,让后世之君明白,阻止欧洲有可能的统一,是大唐数百年不动摇的国策。必要时,要进行军事外交干预。”

    崔秀宁道:“也只能如此了。后人自有后人福,要是他们不争气,也是活该。我们打好了不少基础,大唐具有最先进的火器和军舰,最先进的制造和纺织技术,最发达的医疗技术,最先进的数学和自然哲学,还开始了最早的普及教育,还改良了思想。”

    “我们到时会留下一个世界上各方面最先进的大国,再安排一些后手。要是后世还是落后,那就是命了。”

    李洛苦笑,“不说这个,越说越沉重。反正,欧洲多半逃不过这一劫了,沦陷是迟早的事。还是说说元廷西迁。”

    崔秀宁道:“快四月了,忽必烈应该动身了。下一次情报传来,肯定是元廷离开大都的消息。”

    李洛点头,“那我们是时候开始出兵了。元廷一动,我们就动。追击肯定是追不上的,但起码要做出收复河朔的样子,大张旗鼓的北伐。让天下人知道,元军被我们赶走的,不是心甘情愿走的。”

    崔秀宁通同意,“快四月了,路很好走,现在北伐正好。”

    随即,一道圣旨就飞到军师府。

    皇帝下令,以驻扎高丽的杨序为东路军元帅,率军五万渡过鸭绿江,收复辽东。

    以驻扎关中的朱颔为西路军元帅,率军五万东渡黄河,收复河东(山西)。

    以军师府军师江钧为中路军主帅,率军十万从河南渡过黄河,收复河北和齐鲁之北。

    李洛亲率十万大军渡河,居中策应。

    动用的兵马,达到三十万。

    再令关中的文天祥,以及洛阳的杨青雀,随时准备北上支援。可谓万无一失。

    之所以动用这么多人马,是因为元廷留在中原的兵马,仍然有几十万。

    与此同时,大唐北伐的消息,再次传遍天下。唐廷的宣传机器,第一时间开动起来。

    动静闹得很大。目的只有一个:北方不是鞑子主动离开的,是大唐北伐打下来的。起码,也是大唐撵走的。

    …………

    大都城的钟鼓声响起,所有人都目光复杂。很多官员都知道,这可能是在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