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七章 一统天下,登基称帝,倚天终焉(第1/2页)  武侠:开局扮演血刀僧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明教起兵,天下皆惊!

    半月间,天下龙蛇起陆,风云板荡,战火四起。

    明教源自摩尼教,乃传世大教,于武则天延载元年传入华夏,至今已六百余年。

    因信奉“黑暗就要过去,光明即将到来”,明教敢于造反,数百年来做下不少大事。北宋末年方腊起义,数月间攻占杭州,席卷江浙诸路州府,威震东南。

    在刘伯温、李善长、朱升等大才的谋划下,明教各个山头整合重组,已是铁板一块。

    五行旗负责招兵买马,训练军队;殷天正、杨逍、谢逊等人,专门招募(绑架)人才;刘伯温主持军校,培养将帅;李善长和朱升打理内政,积蓄钱粮;五散人,尤其是冷谦,则是铁面执法,监察各部。

    经十年发展,明教不再是普通的江湖门派,早已具备朝廷的雏形。

    光明顶会盟时,明教群豪高歌狂饮,慨然而去,投入驱逐鞑虏、复兴中华的伟业中,不知多少人将要血洒疆场,埋骨九州。

    正道群雄也是积极配合,以强大影响力发动百姓,参加抗元义军。别看各派弟子不多,强如少林也只有千余僧侣,潜在的势力却是大得惊人。少林、武当自不必说,影响深远,峨眉、崆峒、昆仑、华山等名门大派,都是一方豪强,掌控的产业极为庞大。蜀中武林,便是以峨眉为尊,青城次之。

    黑白两道,正邪各派,在易天的号令下,将遍布天下的反元柴薪点燃熊熊大火。鞑子暴虐,视汉人如牛马,比五胡乱华也不遑多让。

    易天同样残暴好杀,满手血腥,但他杀的都是武林中人,从不对普通百姓下手。再则,为了保全反元的有生力量,他难得“善良”了一回,对认输服软,俯首效忠之人,他并不赶尽杀绝。

    一个驱逐鞑虏、再造华夏的广大统一战线,在易天的铁血手段下,被强行捏合起来。尽管正邪两道多有龃龉,不少人私怨重重,但为了抗元大义,个人恩怨都被暂时放下。

    这与后世抗击倭寇的情形何其相似!

    武当派本来对易天极为仇视,俞岱岩身受重伤,武功大减。张三丰消失无踪,生死不知。宋远桥等人,和易天势不两立,不共戴天,宁愿玉石俱焚。

    易天便告诉他们,张三丰未曾殒落,而是破碎虚空,去了另一个世界。武当七侠起初并不相信,易天大怒,将其暴打一顿,令武当派三日内臣服,为抗元大业出力。否则,他就要亲自出手,灭了武当派的道统。

    宋远桥等人并非贪生怕死之辈,但他们可以不在乎自己的生死,却不想恩师的毕生心血付诸东流。更何况,易天神功盖世,灭武当易如反掌,何须说谎骗他们?

    得知恩师尚在人世,武当七侠喜出望外,遂拱手听令,任由驱驰。

    抗元大业风起云涌,明教十年经营,储备的钱粮堆积如山。锐金旗打造的兵器盔甲,品质精良,尤胜最精锐的元廷金狼军。烈火旗的黑火药、火油和神火明王炮,威力惊人,摧城拔寨无往不利!

    厚土旗与巨木旗,擅长土木工程,打造的攻城器械(攻城车、云梯等),战无不胜;建造的防御工事,固若金汤。洪水旗的毒水部队,以水龙(喷筒)喷射腐蚀性极强的剧毒药水,对元廷铁骑也是极大的震慑。千架改良后的水龙,如同高压水枪,喷射的毒水覆盖面极广,在战场上大展神威。

    十年的招兵买马,五行旗大大扩编,坐拥五十万雄师,不到三个月,便攻占两淮、金陵、江浙、武昌等重地。大军所至,以风卷残云之势横扫江南,不到五个月便夺得半壁江山。

    元廷名将脱脱、察罕帖木儿等名将,均为明教义军所败。

    金陵会战时,五十万明军迎战百万元廷铁骑。千门火炮,千架火龙车和水龙车地毯式覆盖轰炸,而后一万好手组成的光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