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九十一章 一钦定?(第2/3页)  新顺1730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要看格式的,也是要看文笔的。

    刘钰猜测,是不是之前自己写的奏折,文笔太次、错别字颇多,皇帝担心自己策论这一环节出问题?

    所以……漏题?

    让自己提前找枪手准备准备?

    皇帝倒是不能直接出题,但是点一点,自会有人去办。

    越想越有这种可能,自己那两把刷子心里明镜似的,虽说正常也能进武德宫上舍,但要评为上上选为魁首,那还是比较难的。

    来到这个世界第一天,就被一个一起喝酒的女倌人镇住了,论及诗词连个妓子都比不了。

    恐怕皇帝从和刘钰的交流中,也看出来刘钰的那点水平了。

    再度翻看了一下四本书中的内容,这种“钦定”、“漏题”的感觉就越发清晰。

    唐李问对不提,武德宫策论肯定是要考兵法论的。

    《汉书》来了一段张骞李广利列传,明显是对应西域问题,朝廷要平准噶尔,肯定是要提前造势的。

    以此作为策论的题点,也大有可能。关键是要推陈出新。

    至于旧唐和宋史,更是一直以来的大问题:外轻内重,就容易搞出来靖康耻;外重内轻,又容易搞出来藩镇祸。

    武德宫策论一共三题,一是兵法,二是史论,三是政论。

    刘钰心想,兵法论皇帝圈出来“有制之兵,无能之将”这八个字,倒是再明白不过了。

    皇帝想要亲征,论起来战术上肯定是自己心里有数,划归为无能之将这个范畴的。

    真要是新军改革,打准噶尔那就是代差碾压,再加上大顺的体量在这摆着,只要己方不犯大错、不被准噶尔打出个歼灭战,那就是大胜。天天打名将最不愿意打的消耗战、击溃战,都能把准噶尔耗死。

    体量在那摆着,不败即为大胜,小败即为小胜,唯独被准噶尔打出歼灭战的大败,才算是败。

    这么想的话,皇帝要是想要亲征刷威望,改革军制,压制武将的话,倒的确有编练新军的动力。

    再配上《张骞李广利列传》,西域的事几乎已成定局。

    怎么看怎么像是泄题钦定,刘钰心里也舒坦起来。

    把这四本书放好,心道只要自己别大嘴巴到处说就好。

    至于枪手,凭自己家里的人脉,怎么还找不到一两个四平八稳花团锦簇的枪手?

    在车上琢磨着破题和立意,马车慢慢停了下来。

    下了车,自家的大门敞开着,自己的长兄正站在门口等着自己。

    “三弟征途劳顿,又立大功,可喜可贺!”

    说着,走到刘钰身边,把刘钰背后的大氅解下,拉着刘钰的手,走着正门进了院子。

    拜见过父亲,刘盛笑道:“好啊。好!有什么正事,一会再说。你先去见见你母亲,这些天就一直念叨,把家里的人都派到九门那蹲着呢。”

    “是。”

    别过父亲,走到后院,门口的丫鬟就像是看到了兔子的猎狗一般,扬起腿就往后面跑。

    “三爷回来了!”

    叫嚷了几声,刘钰的母亲匆匆从里面出来,不等刘钰跪下,先把刘钰扶住。

    拉着刘钰的手,上下打量了好几眼,笑容中带着几分激动的哽咽。

    “可是黑瘦了。”

    眼看着眼角已经泛出了泪光,刘钰赶忙道:“母亲别哭。若不然,儿子也要哭了。”

    “好,好,不哭,不哭。”

    抽了一下鼻子,腾出手擦了一下眼角,终于漾出了一抹笑意。

    “都说儿行千里母担忧。钰儿啊,你这可是走了万里不止,当娘的可是又去佛堂烧香、又去道观祈福,甚至还去趟宣武门花钱找了些西洋和尚做了祈福弥撒。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