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十九章人尽其才各司其职(第2/3页)  我在明末有套房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取出三十块面饼,直接下在大锅里,一分钟出锅,速度非常快。    等到菜和方便面上齐,全旭指着饭菜:“各位,请自便!”    此时,众人倒不是没见过市面,也不是没有吃过肉,他们哪怕在黄府,也是拥有私人小灶,享受着私人小院。    随着酒过三巡,菜过五味。    气氛也热烈起来。    “诸位高才,你们在黄府的例钱,我已经熟悉,在我这里,我事先声明,与黄府不一样!”    事关自己的切身利益,他们都竖起耳朵听了起来。    “你们的例钱由三部分组成,底薪、绩效、还有分成!”    全旭望着众人道:“底薪暂时定为十两银子,每个月,一年也就是一百二十两!”    听到这里,众人多少有些失望,他们在黄府拿到的钱,比一百二十两要多,而且多很多。    “绩效部分,就是事情办得怎么样!”全旭接着说道:“比如说,陈掌柜,掌握着一家粮店,咱们售出去的粮食,有没有质量问题,有没有货物存放不当,损失问题,有没有运输问题,有没有人为损失等等,如果全部合格,那怕这家粮店一个月纯利三千两,掌柜可得一个点,也就是三十两,如此类推,其他店铺也是如此。”    众人恍然大悟。    这时,一名二十来岁的青年起身道:“全爷,我负责在口外贩卖牛马,利润丰厚,不过来回路途有些远,有时难免会遇到牛马病世、或者土匪抢劫的意外……”    “损失从你的绩效里扣。”    全旭心如明镜,里外勾结的事情多了,无论是不是真正被劫,这个口子不能开。    “分红,就是综合全年,盘账之后,按照贡献大小,从利润中抽三个点,如果全年给我赚了一万两,那么就可以抽三百两!”    众人面面相觑,简直难以置信,居然有这么好的事情?    全旭望着众人一脸如同吃了蜜一样,心中更是开心:“你们都是给我打工,才分几个钱?”    全旭又拿着资料,熟悉这二十多人的身份,他的目光落在了一名山羊胡子身上,这名男子看上去有四五十岁,胡子已经灰白,发际线很高,就道:“周宏儒!”    周宏儒的身子像弹簧一样,瞬间弹起来,躬身施礼:“全爷”    “你是账房?”    “是,小老儿十二岁跟着师傅跑堂,十五岁学着管账,二十岁开始独立掌账,二十八年以来,从来没有出过错漏!”    “很好,很好。”    “我的仓库里的所有物资,支取与存入都得有记录,这个任务很关键,我也不允许你失误,明白了么。”    “明白!”    “三娘,把仓库的钥匙给他一份!”    全旭是为了减轻三娘的负担,毕竟不是识字,无双虽然懂算学,然而并非职业的账房先生,会算学,会计算,并不意味着可以成为一个好账房。    全旭又望着另外一个年过三旬的青壮男子,他长得孔武有力,身高将近一米九,比全旭和所有人都高大:“华山虎!”    “小的在!”    “你是负责木石交易的?”    “是,承蒙陈爷提携,小的在五年前开始负责黄府木石生意!”    “我需要营造一座坞堡,以如今全氏大院为中心,面积向外扩充三倍,需要多少木石,需要你去计算,去采购,你需要你尽快拿出方案!”    坞堡,又叫坞壁,是一种民间防卫性建筑,大约形成王莽天凤年间,当时北方大饥,社会动荡不安。富豪之家为求自保,纷纷构筑坞堡营壁。    虽然从东汉光武时期开始,历朝历朝,都要求捣毁这种坞堡,只是非常可惜,一直到抗日战争时期,这种坞堡都存在,建国后才算彻底消失。    明朝对于这种坞堡建筑,也与时俱进,从最开始的箭塔、敌台、形成了外围的碉楼,火炮楼等军事建筑群。    如今的流民潮还没有兴成,一旦形成,他的全氏大院孤悬在大名府城外,抵抗流民潮,光靠一道简单的墙是不行的。    全旭必须兴建真正的坞堡,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