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九十八章青砖(第2/4页)  我在明末有套房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双层袋子,中间开口,两头放钱,使用时从中间对折,搭于臂膊上,故又称“搭膊”。因为搭膊多用来装钱,民间干脆呼之为“钱袋子”。因为“袋”与“代”谐音,常用之赠人,以讨“代代有钱”的口彩。</p>

    古代女性最喜欢的包是“香囊”。香囊又称“薰囊”、“香袋”,用布帛制作,里面放的不是物什,而是香料一类东西。由于香囊既可作为饰物又能散发出令人愉悦的香气。</p>

    全旭看着这些鞋和包布局,隐隐感觉有些不对劲。</p>

    这不像是一家奢侈品店里的布局,更像是百货地摊一样,各种包堆得满满当当。</p>

    曹氏和红尘都擅长察言观色,她们看着全旭的脸色不对劲,急忙问道:“老爷,有什么不妥?”</p>

    “不妥,大大的不妥!”</p>

    全旭指着展台上的鞋子和提包道:“把这些东西撤下去,鞋子无论什么颜色,这三间屋子,只摆鞋子六双,提包六个,西厢房同样如此!”</p>

    曹氏有些不解:“这……”</p>

    “同样款式不同颜色,让她们定制!”</p>

    用六十平方的店面,摆放六双鞋和六个提包,这样才能凸显商品的不平常。</p>

    接着,全旭又指点他们如何摆放,如何定价。</p>

    “咱们店里,所有商品,谢绝还价,买不起可以不买,但是不能降价!”</p>

    “是!”</p>

    “无论有没有存货,顾客只要购买三件以上,就告诉他们没货,需要等!”</p>

    全旭在明代也可以玩饥渴营销。</p>

    比如说一普玫瑰花味的香水,用一张长达三尺,宽约一尺半的展台,上面只摆放一瓶。</p>

    交待曹氏和红尘如何经营,观看所有的产品布局,基本上达到了全旭的满意。</p>

    直到快要关闭城门的时候,全旭与三娘、二娘这才出城。</p>

    出了大名府南城,全旭惊讶的发现袁世卿居然带着三四百名青壮男子在等着全旭。</p>

    这些青壮男子与当初全旭遇到的大名府青壮步弓手们一样,穿着虽然破旧,还算体面,应该不是灾民或流民,精气神不一样。</p>

    “老爷!”</p>

    “老爷!”</p>

    “他们是……”</p>

    袁世卿介绍道:“他们是自愿到金堤施工的工匠们!”</p>

    这些青壮劳力给全旭干活,每天的工钱就是三升麦子,外加三顿饭,不用承担什么五险一金,也不用承受什么工伤和医疗保险。</p>

    简直便宜到家了。</p>

    现在的全旭大院已经形成一个庞大的工地,特别是夹沟河边,趁着冰雪初融,把河里的淤泥挖出来,可以肥地,也同时加固河堤。</p>

    对于人力的需求,几乎没有止境,一百人开始缓慢施工,一千人也行,就是五千人也可以。</p>

    无非是工程进度的快与慢而已。</p>

    全旭坐着从道具厂打造的马车,这辆马车看着外表与普通的马车区别不大,事实上完全不同,看似是木质纹路,事实上,这辆马车的车架、车梁都是采取铝合金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