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零八章家丁兵第二次扩张(三更求订阅)(第2/3页)  我在明末有套房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问题不大。    “东家,多交一斗租子,您看中不?”    “东家,原来俺们每亩交五斗,现在交六斗?”    郭松义先生查阅资料得知“明后期北方的旱田上上田亩产可超过1石,上地1石左右,中地0.7—0.8石、0.6—0.7石,下地0.3—0.4石、0.2—0.3石。”    交六斗租子,几乎等于混口饭吃,勉强不至于饿死。    如何再高,那就没有办法了。    众人看着全旭丝毫没有动摇的样子,非常失望,他们纷纷起身,准备逃亡。    就在这时,全旭说道:“我不准备把地租给你们种,但是,可以招募你们为工人,为我工作,我给你们饭吃!”    那名白发苍苍的老人家,壮着胆子道:“我们只会种地!”    “不会的你们可以活,谁也不是天生什么都会,连吃饭、走路都是慢慢学会的。”    全旭接着道:“为我工作,每天管饭,壮丁每月五十粮,壮女每月四十斤粮食,年老体弱者,可酌情放宽工作限制!当然,分到的粮食会更少,不过会技术的,工钱会更高。”    众人开始在心中计算开来,按月全旭的说法,关键是管饭,一对年轻的夫妻,一年可以赚到八石四斗,这可比他们租地划算多了。    白发苍苍的老人家挤在前面:“东家,你说,我这样一把年纪,还能干啥?”    全旭望着老人家身上的补丁:“给你地,你有力气种吗?”    “我,我能!”    全旭笑道:“种地可不是轻活,种地只要能干,其他一样可以,我有一座窑场,你去搬砖吧,每天三顿干饭,再给三十斤粮食!”    如今,在全旭的集团中,待遇最好的人,就是家丁兵,其实则是会技术的工匠。    阶级已经划分,按照时间先后顺序。    全旭接着道:“你们愿意给我干活,就去找袁管事签订契约,白纸黑字,咱们写得清清楚楚,如果不愿意干,还想种地当佃户,那么请便你们可以自己去其他大户那里碰碰运气。”    随着全旭的话音刚刚落,事实上并不是所有人都希望当工匠,众人议论开了。    “现在怎么办?”    “老天爷,求求睁开眼吧!”    “这让我们怎么活啊!”    ……    全旭没有理会众人,直接上了马车,他与二娘、三娘返回全氏大院。    袁世卿望着全旭的背影,长长叹了口气。    坐在马车里,全旭躺在沙发上,闭着眼睛养神。    三娘忍不住的晃动着全旭的胳膊:“相公,你要做什么?”    “什么做什么?”    “就算您不满意他们那些佃户,也可以从中挑选一些年轻能干的!”    二娘也有些顾虑重重的道:“对啊,相公,咱们家里这么多地怎么办?”    “凉拌!”    全旭不以为然的笑道:“放心吧,我这些地可舍不得荒废了!”    全旭没有忘记,他是一个粮长,需要承担八千石粮税的重任。    全旭已经下决定改造大明朝,就要从根本上改造,难道让他继续明朝原来的模式吗?    这样肯定是不行的。    他就算可以通过不懈的努力,开创一个盛世王朝,结果和大明王朝一样,因为人口暴增,土地不堪重负,最终功亏一篑。    任何改革都是要有牺牲的,这是必然反应。我们现在看到的城市,都是干干净净的。很多网友嘲笑印度的脏乱差,熟不知北京原来也是这样,随地大小便,满城尽是黄白污浊,最初在治理的时候,老百姓反抗:“不让随地屙屎撒尿,还有没有王法?”    不是什么东西都值得保留,尽管不情愿,也必须推行下去。    就目前而言,他以企业的方式治理全氏集团,还是成功的。    因为有灵活的激励政策,下属的窑场、铁匠工坊、木匠工坊、包括女人坊,他们都各自展开自身业务的发展。    随着华山虎订购的贵重木材到货,郭富贵带领的木匠们正准备大展宏图,准备打造一批明代工艺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