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23章 宝藏茶馆(第1/2页)  正阳门庭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光阴似箭,岁月如歌,眨眼间,石羊村的的房子都盖好了,说是简单,这一盖就用了一年半,并非是大伙盖房子不卖力气,而是砖窑的出砖太慢。

    你以为房子盖好了,马路修好了,岳正阳就不折腾了,那你就错了。这不,岳正阳又在砖窑折腾了半年,在土砖窑边上又盖上了真正的窑厂了。

    在通往窑厂的路上,你就会看到新立的牌子“幸福窑厂”,不知道是寓意通往幸福的意思,还是因为靠近幸福路的原因才起的这个名字。

    新窑厂是用新砖砌成的,里面有十个窑洞,窑厂外边有铁皮大棚,制作砖坯的就在里面。这窑厂最标志的就是耸立的大烟囱。

    这新窑厂盖好了,旧的被扒了,这地方的土到时候还要做砖坯的。岳正阳已经打算好了,这一片可以制砖十年到十五年。等这一片挖的差不多了,窑厂就不能再开下去了,已经没有地了。如果再开下去那就要占用庄稼地了,这是岳正阳不想发生的事。

    十几年后,窑厂关了也不是没有事做,到时候,这一片就是一个鱼塘了,村民可以在这里养鱼养虾什么的,都是很不错的资源。

    这一天岳正阳就带着老支书来乡里信用社还钱了,信用社的经理都不敢相信他们这么快就能还上钱的。石羊村有什么动作,他也是知道的,前两年都把借的钱用在铺路上,他可是去看了,八万块根本就不够铺那条路的,肯定也在别的地方借钱了。两年后石羊村顶多也就万儿八千的,他根本就没有想到石羊村两年就能把钱全部都还上了。看来徐书记担保还是有分寸的,不然,他怎么不给其他村子担保呢。

    还了钱,岳正阳就让老支书先搭车回村了,自己也该放松放松了。岳正阳在良乡转了一大圈,也没有像师父说的那么夸张,说什么良乡是千年古地,肯定能看到好玩意。

    走也走累了,逛也逛够了,岳正阳来到一家茶馆面前,停下自行车,就进去准备喝两杯茶。

    来到门口岳正阳就听见一个嗲嗲的声音“你好,同志,您有点面生啊?”

    “哦,头一回来,我是石羊村的。”

    “吆,你是石羊村的?听说你们村这两年可是发了!又是铺桥修路的,又有砖厂,我有一个亲戚就在你们村,往年都穷的很,现在都住三间大瓦房了。”

    “哦,那真不错。”

    岳正阳也不好搭腔,要是自己也跟着茶馆老板娘赞美,那自己不就是王婆了吗。

    见岳正阳不怎么搭话,老板娘也知趣,毕竟和眼前这个人不熟。

    “你楼上呢还是楼下?”

    “有什么分别吗?”岳正阳有点好奇。

    “楼上的是雅座,比楼下的贵一点。”

    “怎么个贵法?”

    “楼下的一分钱两杯,楼上的一分钱一杯,虽然贵一点,但有一把瓜子给解解馋。”

    “那就给我来五分钱的。”岳正阳以为贵多少呢,原来也就是一分钱一杯,他差点就开玩笑的说出给我来一百杯了。

    “那您楼上请,刚拖完地,有点滑,您抓住扶手。”

    岳正阳上了楼上,果然楼上比下面雅致了不少,地方也空了不少,不像楼下条条凳凳摆的比较紧密。这不是它雅的地方,它雅就雅在靠在墙面上,摆了一排格子架。

    这个格子架上摆放不同的物件,有小盆景,有长颈瓶,还有把盘子立在底座上摆起来的,那最小的就是把三个鼻烟壶放在一个格子里的。

    岳正阳走近一看,嚯!件件是精品,件件是真品,这是从哪儿冒出来这么多好玩意的。

    岳正阳正在诧异,就听到楼下咚咚咚,上楼的声音。岳正阳连忙找个位置坐下来。

    老板娘把茶壶和一碟瓜子放下,又把桌子上倒扣的茶杯拿起来,给岳正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