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恍如一梦再绕君心(第3/4页)  不死鉴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会将自己置于险境。

    “这红绫果真狡猾,此前与若悯姑娘交手应是本尊,后面这一出想必是分|身,有意为之罢了。”山河猜测红绫三番四次挑衅,并故意被若悯擒获,必定另有意图,只是用意尚不明确,就如同为何追杀他一样令人想不通。

    只那么稍稍一探,大祭师便探出了个红绫的前世今生,再结合祈楼里所能查到的古籍资料,大祭师也能推断出十之八|九来。

    山河默念神咒,眼见的手掌及脖子以上渐渐上了红晕,并向外开始冒热气,许是感受到炽热,鬼手竟然抖了抖,慢慢卸了劲。

    “欲池百年不曾起波澜,如今却到处兴风作浪了。”大祭师的声音平稳有力。

    若悯思忖道:“欲池?公子所言,莫非是孤西之域的‘风邪池’?”

    “孤西之域……风邪池?”山河一口气卸了下来,鬼手又收紧了几分。

    他想起了当年在孤西之域打听招魂鼓时,也听过风邪池二三事,曾一度以为那背鼓少年被风邪池给吞了,也不知风邪池何时变成了欲池,兴许后人以讹传讹,传着传着,就连名字也给换了。

    孤西之域乃云游客憧憬之地,闻名遐迩,若悯也早在多年前整理古籍的时候发现了些许记载,无奈祈楼古籍有损,只翻到一二,无法细查,因而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大祭师回道:“风邪池不过是当地人形象称之。”

    据大祭师所言,宵皇古籍曾载,人过风邪池,便害上不治之症,表征却与患风邪之症雷同,所以当地人才称其为风邪池。

    传说在人迹罕至的流动沙山下有一终年不枯的池子,此池五彩斑斓,却邪气凌人,风过之处害人无形,中招之人轻则头痛无力,重则昏阙死亡。因此多年以来,人凡过流动沙山皆绕道而行,只是这池子至今下落不明,西行之人也只能靠运气了。

    若悯想了想问道:“风邪池既是流沙所致,会吞噬人的灵识,可这又与红绫何干呢?”

    见大祭师拿起笔来,若悯识趣地走上来磨墨,动作轻而慢,垂首看他落笔,是一道行祭告令。

    大祭师落纸云烟,边写边道:“孤西之域原有流沙一说,不过不会吞人,只是人陷其中若不得救,则必死无疑,死后怨气得不到疏遣,久而久之便成了邪气冲天的恶灵集聚之地。”

    山河默默认真听着,暗自庆幸自己当年的运气是有多好,在孤西之域晃荡多年都不曾遇见传说中的风邪池,甚至后来也跑去寻找,依旧难觅踪迹。

    大祭师笔微顿道:“风邪池流动善伪装,专挑商贾世家子弟下手。”

    若悯疑惑问道:“这是为何?”

    “不难理解,这些人修为灵力虽普遍不高,但心性高,欲念重。既然名为欲池,不吞他们倒对不起这个名字了。”山河内心轻哼了声,些许鄙夷,对世家子弟甚为了解的他,曾经也很不屑与他们为伍。时隔多年,都成了些陈年旧事,他也懒得再提。

    大祭师道:“他们随心所欲惯了,实则对世俗的欲乐爱忍不释,富贵、权势、修为,贪婪的欲念比之常人大得多,吞噬他们更有助修为。至此,玄门中人方改称风邪池为‘欲池’。”

    当他说到“有助修为”的时候,山河心里轻“嗯”了一声,表示赞同他的看法。

    大祭师搁笔又道,“红绫原是随着商贾所运的丝绸上路,途遇流沙,与车马一同沉入欲池,后经日月轮转,邪念附身,逐渐形成自己的意念,成形后不少害人。”

    山河心中慨叹:“唉,原来也是命运多舛的主。”听大祭师这么一说,他对红绫多少有些改观,甚至可以说顿生同情。

    若悯点了点头:“古籍记载得不多。”

    大祭师盖了一枚印章,道:“古籍本就有所缺失,待此事平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