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446、去新疆务工(第4/5页)  重生九零之为母当自强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有可能。

    陈凤霞在?旁边听孩子们说话,但笑不语。

    关于?她们讨论的问题,她倒有点儿自己的小猜测,就是各自工作的侧重点不同。因为?历史地理环境特?殊,新疆本土干部的重点工作可能还是维持稳定。但是援疆干部不一样,他们基本上都?是带着发展当地经济,提升当地物?质文化教育各方面水平的任务来的。所以后者在?经济建设方面步伐就迈得更大?。加上过去援疆的干部大?部分都?有在?本职单位从事经济建设的经验,自然?也就表现得驾轻就熟了。

    陈老板没跟小孩们卖弄,就招呼同志们赶紧去收拾行李。新疆真的很远,坐车得几?天几?夜,必须得坐好充足的思想准备。

    她去找周书记一家告辞,在?武汉的这些天,全靠人家照应,实在?是添了大?麻烦。

    结果周书记听说他们也要去兵团,立刻抬起手:“那正好,一起,水利局的同志在?那边援疆,航运集团就把进疆务工的护送任务委托给水利局的同志了。你们跟他们一起,路上有个?照应,也方便。二十七号走是,我来打给电话,让他们给你们把卧铺买好了。”

    那必须得是卧铺票,不然?四天三夜的火车坐下来,人直接得垮掉。

    可是等陈凤霞一家人到?车站跟带队的水利局干部汇合后,上了火车,他们才发现三百多号进疆务工的下岗工人,睡卧铺的寥寥无几?,他们大?部分是硬座票,还有人只买到?了站票,只好蜷缩在?过道里。

    7月底的绿皮火车没有冷气,电风扇如同安慰剂一般的摆设,呼呼吹出来的都?是热风。车厢里拥挤不堪,那个?味道,简直了。

    陈大?爹都?有些遗憾,他们应该先坐船去重庆,然?后再转车去新疆,舒适度应该能得到?不小的改善。反正他是觉得坐船要比坐车舒服,况且客轮公司不是有自己现成?的船吗?

    进疆务工的下岗工人立刻摆手:“哎哟,那可不成?。轮船一开,黄金万两,哐当,全都?掉进水里头了。光是燃油就吃不消,那个?成?本还不如大?家坐火车。”

    这坐自己单位的船不掏钱,全是客轮公司捏鼻子认了

    。这上火车,车票可得自己掏腰包哦。听说到?时候拾满三千斤棉花就能赢得回?程火车票,大?家都?摩拳擦掌,打定主意必须得省下这笔钱来。哎呀,坐车好,听说摘一米辣椒就是三毛钱。早过去一两天就能挣上百八十块呢。这不就把卧铺的差价给挣出来了。

    陈高氏看不过眼,就跟女儿商量,看能不能喊几?个?人过来一块儿坐在?卧铺上,这样起码能换换腿。

    陈凤霞想了想,还是咬咬牙拒绝了。不患寡而患不均。没有座位的工人足足有上百号,他们才几?张卧铺,到?底要喊谁进来坐呢?

    跟他们一样买的是卧铺的工人也摆手,劝说陈高氏:“婆婆你让他们自己解决去。又?不是没有卧铺卖,也不是穷到?那份上,有的就是抠门。”

    陈高氏这才叹了口气,自己坐在?位置上看外面的风景。车子越往后开越荒凉,好久都?看不到?建筑物?,只有绵延不绝的青山。因为?景物?太过于?相似,甚至让人产生种时间停滞的错觉。

    一开始大?家还认真地听外面报站名,到?后面连陈凤霞都?麻木了,直接靠在?卧铺上听陈大?爹的收音机。一开始是单田芳说书,后来应该是信号波接收不到?了,又?变成?了广播剧《波涛汹涌》,讲海军的,还蛮有意思。

    大?家正听得津津有味呢,列车员突然?间过来一路喊:“把车窗都?关上。”

    绿皮火车不是密封的,在?没有冷气的条件下,好多人都?靠着灌进来的风来喘喘气。就算风被太阳晒得热乎乎,但好歹也能带进新鲜的空气不是。不少人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