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782章 闭环小圈子(第2/4页)  重生之我的1992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王硕写的,这位仁兄是当今华夏第一编剧。</p>

    导演和演员方面,他们圈子也是最牛的。</p>

    刚刚杀青的《过把瘾》,剧本是王硕拿他三本改的,导演是当今帝都最出名的青年导演赵宝钢,男一号是市场号召力最强的王志蚊,女一号是享誉帝都电视台覆盖范围的江姗。</p>

    就导演这个岗位来说,同为帝都青年导演的郑小龙、英哒不被帝都音像和王大佬他们看重。</p>

    简单说,从拍摄和制作,到发行和播出渠道,帝都音像那个圈子全是当地老大,在局部范围里,比央妈还要厉害。</p>

    华夏是一个讲究地域的国度,不管你承认不承认,不同地域的文艺作品很难在他地获得广泛被认同。</p>

    全国的文艺作品创作,在过去很多年里形成了京派、沪派、南粤派、西北派和黑土派等等。</p>

    京腔京调的段子,到了粤省,没人会笑。粤省人正儿八经说话,到了北派的地盘,往往莫名其妙变成笑料。</p>

    戴饶是帝都姑娘,帝都音像那边的渠道对她太有利了,女孩唱歌和说话的口音风味都不需要改变。</p>

    羊城唱片的政策灵活度更高,但是发行渠道主要覆盖华夏南半边,戴饶如果过去那边,反而要做改变。</p>

    听完两个导演的解说,陈文心里大致有了计较,从帝都音像和羊城唱片二选一。</p>

    欢哥他们那个津门音像,亲切度更好,但实力太小了。</p>

    ……</p>

    中午接到黄勤的传呼,老男孩乐队已经回到帝都。</p>

    陈文吩咐他们四个,上酒吧做半个月驻场,带一带朴樹,等唐瑾回来再跑下一轮演出。</p>

    下午,陈文接到江姗的传呼。</p>

    晚饭改了地方,不在王大佬的别墅,那边太远。改在三环外一家会所。</p>

    陈文记下地点,好眼熟。</p>

    想起来了,去年欢哥请客,在这个地方吃过。</p>

    从音乐学院接了戴饶和汪锋,陈文驾车赴宴。</p>

    抵达会所。</p>

    王大佬还是那么气势不凡,热情和陈文握手欢笑。</p>

    陈文把戴饶和汪锋介绍给大伙认识。</p>

    江姗则把包间里另外几个朋友介绍给陈文三人。</p>

    《过把瘾》的男一号王志纹,帝都音像的厉总经理,帝都电视台电视剧制作中心的祡主任。</p>

    这俩人的姓氏平时很罕见,陈文多留意了两眼。两人都是四五十岁的样貌,很富态,很有领导范儿,对待陈文都很客气友好。</p>

    还有一人不用介绍,陈文的老熟人,《海马》和《过把瘾》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