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还是画下来,省的后续人员太麻烦,时间不多了,他们明天就要过来。” “好!”执笔之人埋着头,迅速将眼前的桥梁画下来,并且在领头人指的地方用红笔圈出来。 领头人蹲了一会,似乎觉得有些累了,起身回到了山坡后面。 在这里,他见到了一群狼狈不堪的“农民”。 “二组呢?” “二组被发现了,为了不被覆灭,我们分成两队,看来他们运气不怎么好……”一组的组长低下头来,神色非常沮丧。 “……”领头人斜眼盯了他好一会,显然是不相信这一组长是运气好。 多半是出卖了二组,换取自己的组的安全。 以前他就这么干过。 “二组的情报呢?” “在我这。”一组长从包里找出一沓纸张。 呵呵…… 领头人心里冷笑一声,连情报都在你手上,若是正常兵分两路,又为何要把情报交给你保管呢? 介于现在是战时,领头人考虑到队伍的稳定,不好当面戳穿他。 “八路军修的大坝确实坚固,即使材料都是最普通的泥土,经过无数次捶打后却能变得跟磐石般坚固……可惜再坚固也扛不住烈性炸药爆炸的威力。” “确实,我们也只有期待着了。” 想起此次任务已经圆满完成,这些特高课间谍都露出了会心的笑容。 “走吧!” … 时间来到两天前,不论是晋察冀军区还是一分区,都是一片祥和。 和平、宁静…… 如今不过七月份,经过一年多的休养生息,这个并不富裕的地方显现出一幅方兴未艾的样子,各行各业都显现出一片全新的气象。 农业方面,有了去年的前车之鉴,八路军有了更充足的经验,懂得如何有效指挥百姓开垦耕地,并且能物尽其用、有效利用耕地。 地下的番薯他们看不到,但地上的作物长势良好,远远看上去一片葱郁,人的心情也好了许多。 “今年边区的收成或许能多养活百万人。”杨成武站在田地旁边,估算着土地的产量。 少见的,刚组建的冀热察挺进军的萧司令也在他旁边,同样也在期盼这些土地的产出。 不过他不是下乡来巡查的,而是找杨师长“借兵”。 “你说的那事,倒也不是不行,人你随便借,但用完了可得完璧归赵?”杨师长想都没想,很爽快地同意了。 “那自然,能帮我们挺过这一段时间,便可以了!”萧司令低声一笑。 “嗯!” 杨成武缓缓点头,大首长亲自点将,让萧克同志去平西,原本就是净身出户、白手起家,晋察冀可没有人不同情这位同志。 不过杨师长心里有过疙瘩,邓政委之前带走了季光顺的三团还有不少干部,可是气得他大闹指挥部。 他一个粗人,口才没有那姓邓的厉害,说不过他。 最后有沐阳出面调解,便让老首长裁定,三团就归那姓邓的了。 瞧瞧这萧克同志,净身来到晋察冀,除了十几个警卫之外啥都没有从老部队带出去,要帮忙他杨成武不还是帮么? 再看那时轮同志,带着雁北支队东征时,一千来号人每个连也只有十几条枪自卫…… 回想起邓政委把他的三团带走,杨师长心里一堵。 不想了不想了…… 山头主义害人! “你倒是放心,需要的时候自然需要,不需要的时候自然也不需要了。”萧司令知道他在想什么,轻声安慰他。 “没关系,你尽管指挥,你的能力我没见过,但听过,我也放心。” “那可真是承蒙信任。” 萧司令看着这位年轻的高级指挥员,心里惊讶不已。 杨司令员,今年才二十四周岁吧?还是二十五?即使算虚岁,也不过二十六罢了……何以使得他处事竟如此老道? 听说杨司令员这个人之所以能深得人心,也是因为他身上具有常人不曾有的过人之处……就是“从不与念书人和下级纠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