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81章:老神在在,不疾不徐,老猫钓鱼(第1/2页)  从军事片开始当大佬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这位叫做“木雪峰”的剧评人这样写道:    “这种束缚,就像是一名剑客,在脑海中创造出精绝天下的剑招,但自身的身体素质却有些驾驭不住这样的剑招,但毕其一生的思想都已禁锢在这样的套路之下,他所有的出招都将遵循这一个轨迹。”    “李南池这位导演就像是这样的一名剑客,过去,他所倡导的‘红星风格’甚至于开创了抗战剧制作的新潮流,这样的一种风格破除了以往抗战剧僵化,成为李南池扬名立万的根本。此后,一部部作品将这种风格发扬光大,也让这位年轻导演的思维,愈发禁锢在这样现有的套路里。”    “所以,我们看红星厂目前的所有影视作品,都能明显的感觉到一股浓烈的‘红星风格’,没有再次创新的突破,只有不断在这框架内不停盘旋。”    “只是,相比以往作品里这种风格使用得行云流水,在《番号》这儿却是出现了卡格。为什么这么说?”    “就看这场‘行军锅’戏吧,很明显就是为凸显‘红星风格’而特意设计出来的。李南池将一只大铁锅玩得恍若在股掌之间,但却也因为给了主角过大的光坏,突破了一个民兵队长身份所能够承担的......”    “私以为,李南池这位年轻导演,创作力依旧是有,但看上去已露出疲态,至少在《番号》这两集已经出现了过犹不及的情节设计,一个民兵队长的见识凭什么能够玩弄鬼子于鼓掌?这已然成为观众肉眼都可以看出来的大漏洞......”    “哼!”    李南池鼻子冷哼了一声。    他以为这位剧评人能够有什么让人眼前一亮的见解,核心点不过还是抓着“李大本事、主角光芒过剩”这样的一个点猛炒而已而已。但就是这样一篇剧评,之所以被风控舆论组注意到的,就是因为超过十万级量。    “不对。    李南池注意到,这篇剧评的时间,其实是来自于昨晚十一点多,这样的一个时段正处于《番号》播出后的深夜口碑酝酿期,属于自认为发现“《番号》大漏洞”的第一批人。    也正因此,这篇剧评才在这深夜获得了大量的量,得到了不少网友的认可。    这样看来的话,这位自己感到陌生的剧评人能在剧播完的第一时间写出这样一份稿子,不谈是否有“炒饭之嫌”,效率上还是可嘉的。    “噼里啪啦!”    李南池伸手在键盘上,指尖敲击,准备搜索这个剧评人名字。    “啪嗒。”    敲下回车键。    度娘搜索出了这个影评人过往的一系列战绩。    “哟呵,入行才两年嘛。”    李南池看这位名叫“木雪峰”的剧评人,最早的一篇文章就来自于两年前。入行虽晚,但写出的剧评、影评数量就十分多。    “咚咚咚!”    敲门声响起,陈婷手上拿着一份红色的邀请卡走了进来。    “老板,这是明天的献礼片研讨会的邀请卡。”    李南池展开一看,就见邀请卡上鎏金倜傥的写着:“兹邀请李南池先生于1月3日上午八点在电影局参加献礼片项目审核研讨会.......”    “大家都是熟人,电影局还要搞得这么正式,电话都通知了,还要整这么一套。”李南池合上这份做工讲究的邀请函。    陈婷笑道,“老板您常说生活需要一点仪式感嘛,这也体现了总局对献礼片这个项目的重视。”    “嗯,我收下了。”    “好的,另外,恭喜老板新剧收视节节高。”    “还节节高呢,我不相信你没注意到网上一些贬低评论。”    “跳梁小丑罢了,自以为是。”    陈婷表示不屑,作为红星厂首席联络官、红星厂初创时的元老班底,她清楚的知道《番号》情节的整体规划设计,所以心中稳稳的,一点都不担心这所谓的“漏洞”会导致口碑崩盘。    只是对于眼下的舆情,她尚有些不忿。    “不过,老板,对于这些自以为抓住您漏洞的评论,我们红星厂不作出任何回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