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9章 一万(第1/3页)  重回1998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九月的最后一天, 合唱比赛在玉泉校区的邵逸夫体育馆举行。

    林清他们这些其他校区的同学,学校安排了校车,一大早把大家拉过去。

    校车一辆接着一辆, 停在食堂旁边的小路上。班长在车上点名,确定所有同学都上车了。

    林清班级的班长不是别人,正是周敏。

    班委竞选之前,周敏跃跃欲试,但是又害怕自己选不上。

    林清说道:“我觉得你胜算很大。”

    周敏不解:“为什么啊?我觉得自己完全没有优势。”

    进入大学后,周敏经常生出自卑。高中时她一直是年级第一, 但是进入大学后身边同学们的成绩都和她一样好。

    而很多大城市的同学在见识上远胜于她这个小镇姑娘, 周敏觉得林清就特别不一样, 吴佩珍也很厉害, 能流利地读英语。

    周敏自己只会做题, 不会口语。

    林清听到周敏的话, 很是惊讶:“你怎么会没有优势呢?你优势最大了!”

    “军训期间你天天领着大家唱歌, 大家全都认识你。”

    “投票选班长, 有认识的、有不认识的, 大家肯定会选自己认识的。有印象深的、有印象模糊的,大家肯定会选自己印象深的。”

    “你留给大家的印象最深。”

    于是周敏鼓起勇气去竞选班长, 果真如林清所言,她选上了!

    方婷和吴佩珍都很高兴, 周敏当班长, 有什么消息她们都能第一时间知道。

    校车开进玉泉校区, 从一个正在建设中的工地旁边开过, 同学们透过车窗看到后都挺好奇:“这是在建什么呢?”

    吴佩珍坐在林清旁边, 也发出了这样的疑问。林清朝着窗外看去:“好像是剧场?”

    如果她没记错的话。

    同在校车上的声乐老师看了林清一眼, 点头肯定道:“是剧场。”

    “这是去年建校一百周年, 汤永谦先生回校参观的时候捐赠的,预计明年就能盖好了。”

    “以后再有合唱比赛、文艺演出,都能在新剧场举行了。”

    声乐老师对此显然很是期待。

    林清听到汤永谦这个名字,突然想起来了!

    “我们学校是不是还有一个艺术团?叫什么……文……”

    “文琴艺术团。”声乐老师又看了林清一眼,大概在心想林清一个新生知道的还真不少。

    林清这个问题是替周敏问的,她觉得周敏有如此好的天赋,完全可以加入艺术团!

    至于林清的思维为何一下子跳了这么远,是因为汤永谦和姚文琴两人是一对夫妻。

    百年校庆之际两人从美国回到了阔别半个世纪的母校,不仅捐赠了永谦剧场,还在潘校长的提议下创办了文琴艺术团。

    因此林清听到永谦剧场,一下子就想起了文琴艺术团。

    至于林清为什么知道这些,都是她上辈子从浙大的官微和公众号上看的。

    她上辈子一直悄悄关注着浙大的官微和公众号,有时候一则校园活动的推送、几张校园的春光秋景,就能让林清盯着看很久。

    到底还是意难平。

    汤永谦和姚文琴的故事,林清就是从公众号上读过的,她读得很认真,乃至于如今依然记得。

    声乐老师就是文琴艺术团的指导老师,既然提到了文琴艺术团,她就顺便说道:“过两个月文琴要纳新了,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关注一下。”

    话音落下,校车就停在了邵体馆门口。

    林清下车后,声乐老师在车门旁站着,问林清:“会跳舞吗?”

    林清摇头。

    “那乐器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