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兴才回到家,难免心情也低落,便没了哄石红英的心思,往床上一躺,望着房梁发呆。
夫妻俩各怀心事,整个家里都是安静的。
晚间,吃过饭后崔氏就拉着林满金回屋,说起关于林妙的事儿。
林满金坐在铺上,问:;打听的怎么样了?
崔氏笑着说起:;这周媒婆啊,倒是靠谱的很,说是打听到槐树镇上有一户人家,家境不错,老来得子,怕以后老娘去了没人照看那孩子,一直寻思着要找个童养媳。我都问过了,那家人还不错,妙儿过去了,保准吃不了亏。
;那你说的这家境不错是怎么个不错?他们打算出多少银子?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他们呀,肯出一百两银子,但得咱们这边签保证书,往后不准再去要人,不准见面,更不准开口要钱。
;他家里那孩子几岁了?
;还不满五岁,他那娘据说都四十出头了。就这么一个孩子,当宝贝似的。
;听你这说的,是还不错。要不,直接叫老大过来商量吧!
崔氏道:;这大晚上的,还是先不说了,改明儿我找周媒婆把这事儿打点妥当了,再跟老大说。省得节外生枝。
;嗯,是这个理儿,那就依你的去办。
崔氏长出口气,心情格外的轻松,;时候不早了,洗洗睡吧!
林满金揉了揉脸,起身去外面洗脸洗脚。
第二天一大早,崔氏便出了门,去找周媒婆商量尽快办好林妙去槐树镇的事儿。
早上吃饭,崔氏自然是不在的,石红英的情绪还有些消沉,一直没起来,是林兴才把饭给她送屋里吃的。
因此,这个早饭,吃的有些冷清。
晌午过后,崔氏回来,就叫了林兴才和石红英一道出门,往周媒婆家去。
在周媒婆家坐下,林兴才不耐烦的问:;娘,你叫我跟红英到底过来干什么?
周媒婆一张喜笑颜开的长拔子脸,穿着一身黑红配色的缎子衣裳,深蓝色襦裙,带着岫玉耳坠,手腕上挂着一个银镯子,端坐在上方,笑盈盈道:;兴才,你娘叫你来,自然是有好事要说的。
林兴才抬了下眼皮子,觉着好笑:;我们家还能有什么好事,这我跟红英不才成了亲嘛!
周媒婆喝了口茶,认真起来:;今儿你娘叫你来呢,主要是说你那大女儿林妙的事儿。
;妙儿?林兴才狐疑的看向崔氏。
崔氏干笑着,正要开口,周媒婆道:;还是由我来说吧!
她整理了一下袖口,说将起来:;是这样,你娘呢,也是为你们一大家子着想,前些日子着我帮忙,捋一捋看有没有条件不错的人家要买童养媳的,好给林妙的以后做个打算。这不,前日我才找到最合适的,槐树镇杨家,那孩子还不满五岁,是独子,父母人也都不错。
;诶,打住。
林兴才抬手打断她:;我几时答应过要给妙儿找人家的?
崔氏皱眉啧啧:;那孩子,打小就是个哑巴,虽说是机灵些,可一个女娃娃又不会说话,能成什么气候。兴才,你也得想开些,这能有人家要她,已经算不错了。何况还是不错的人家。
林兴才一拍桌子,沉着脸:;妙儿就是以后嫁不出去,也绝不给人做童养媳。娘,这事儿以后莫再提了。
站起身,气冲冲的便要走。
崔氏急了,连忙冲周媒婆使眼色。
周媒婆赶紧的站起身拉住他:;兴才,有话总要好好说,你急什么。你娘做这一切,还不都是为了你们一大家子着想。你想想林青,想想晚晚那孩子,难道你不想让林青去念书,以后光耀门楣?
林兴才绷着脸:;青子念不念书,我也不能拿妙儿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