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崔氏提着最后一篮梨子回来,往筐子里装。
水果贩子站起身,长出口气:;好了,今儿就先这样吧!过两天我再来。
林兴才笑呵呵的,帮着他一起把果子抬上马车,固定好了,水果贩子直接赶车离开。
林妙走到林兴才旁边,轻轻拉了拉他的衣袖。
林兴才扭头,温和的笑,问道:;妙儿,怎么了?
林妙:;我想去趟镇上。
林兴才看看天色,吐口浊气:;这时候,应该也不会再有来买果子的了。你想去,爹就陪你去。
林妙笑眯了眼,赶紧的跑进草棚,随意收拾了一番,喝了几口水,就跟着林兴才穿过果园,走小路往镇上去。
林兴才突然想起碎玉的事儿,问她:;上次那几块儿碎玉,雕好了吗?
林妙打手语:;早就雕好了,也卖掉了,改天我自己去拿。您可不能告诉爷爷奶奶。
林兴才无奈的笑:;你呀,鬼精鬼精的,都学会自己藏钱了。
林妙吐舌,提起来:;爹,咱们做竹筐生意吧!这是个好时机,咱们得抓住。
林兴才震惊,不由放慢了脚步,担忧道:;咱们手上可没什么本钱,怎么做?就算是向你爷爷奶奶开口,万一赔了,咱们也说不过去。更何况,还有你二叔一家成天盯着看。
林妙拍拍胸脯:;我有。
;你哪来的钱?
;我救过一个人,他给了我一些钱,但我一直不敢拿出来用。
;这事儿,我怎么没听你提过?
;我怕说出去会惹来祸端,所以没提。
林兴才认同颔首:;那你知道你救的那个人是什么来头吗?
;不清楚,我只记得,别人称呼他,四公子。
;听你这么说,不像是咱们这儿的人。
林兴才没再多问,父女俩加快脚程,在黄昏时赶到了集市。
这个时候的集市已经没什么人,摊贩也大多都收了。林兴才依照林妙所提点,打听了一番,得知街市上有几家做竹编生意的,最后打听出,只有两户是自己做竹编,其余几家都是从别处进货来卖的。
林妙考虑到独门独户的做竹编供货量一定不大,林庙村以及周边几个村庄都是以种果树为主,肯定是供不应求。
考虑再三,她告诉林兴才,应该去打听一下进货量比较大的竹编摊贩,然后亲自去拜访。
林兴才心想着时候不早了,能不能隔天再来,林妙不依,而且解释的十分有理。意思大概就是,商机稍纵即逝,拖不得。
林兴才也就只有听她的,又打听了一番,找到了进货量最大的竹编贩子。
那户人家住在镇东郊,地方倒也好找,不一会儿功夫,父女俩就到了竹编贩子家门口,据说,这户人家姓李。
开门的,是家里的男主人,一位约摸四十多岁,面相敦实的大叔。
见来了陌生人,李大叔问:;你们是来找人还是来买东西?
林兴才急忙道:;也是来找人,也是来买东西。
李大叔纳闷的思索了一下,请他们进门说话。
林兴才和林妙在院子里坐下,听李大叔说起来:;我这儿就是卖竹编和一些农具,别的也没什么?你们要买什么工具,我给你们拿。
林妙比划:;我们要竹筐,五个。
李大叔点了下头去侧面的小屋里拿了五个竹筐出来。
林妙仔细瞧了瞧,冲林兴才点头示意。
林兴才这才开始问:;这位大哥,我想问下,你们这竹筐都是从哪拿的货?
李大叔道:;我这儿生意做得时间长了,回头客多,拿货量也还行,所以呀,这拿货的地方有点远,不过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