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高中毕业的张建国,到了北京打工。
然后,到90年代初,村子里会裁缝手艺的李解放,再次成为村子里第三个敢于吃螃蟹的人,带着一身裁缝手艺,到了汉口的汉正街。
李解放来到汉正街,起初跟着老板做帮工,做衣服。
什么流行做什么,什么当季做什么。
李解放心思活络,脑瓜子灵活,没多长时间,凭着过硬的裁缝手艺,被老板安排作质检师傅。
所谓的质检,就是对服装出厂前的面料是否有破损,做工是否有粗糙的地方等,进行全方位的检查,确保产品无瑕疵。
质检之后,老板又安排他管理车间,对所有的缝纫工包括车间进行管理。
然后,老板又把最重要的进货和销售交给他管理。
这套流程下来,李解放基本把老板的整套流程摸了个门儿清,于是,辞职不干了。
回到村里,李解放带了一帮不读书的小年轻,有男有女,带到汉口的汉正街,租了个地方,买了几台缝纫机,开始自己生产服装。
李解放会设计、会成衣制版,自己裁样、画样,然后进了面料和原材料,交给缝纫工们制作成衣。
从村里带来的小年轻,会缝纫的,就安排上机操作,做衣服。
不会的,就边跟着学,边做一些钉纽扣、熨烫等杂活。
李解放凭着多年积攒的人脉,成衣销售很火爆,常常是一抢而空。
于是,李解放自己在汉正街租了几个门面,自己销售自己的小型缝纫店制作的衣服,获得的利润更高、赚钱更多。
夫妻两个分工协作,李解放负责缝纫店的衣服制作,老婆负责汉正街服装店面的管理。
这一下,李解放赚得真是盆满钵满,就连两个儿子,都弄到了武汉上学读书。
甚至,在武汉买了房子,直接住在了武汉。
李解放发达后,带动着李家兄弟姐妹都跟着发家致富。
李家的其他兄弟姐妹,也都蜂拥到汉正街,起初跟着李解放干,然后各自独立出去单干。
整个李氏家族,都被李解放带动得兴旺起来。
被李解放带出去做裁缝的村里小年轻们,每年回家过年,不仅给家里带回一笔相当可观的收入,而且,一个个穿着城里最流行的衣服、鞋子,脱离了农村的淳朴土气,俨然城里人做派。
江小朵看到他们,就很眼红,跟宁珑商量:“妈,要不我也辍学,像他们一样,去城里做裁缝,既能减轻家里负担,还能挣不少钱。”
“小朵,做人不能只看眼前,要眼光放长远一点。是,没错,做裁缝能暂时挣点钱,可妈在农村苦了半辈子,妈希望你好好读书,用知识,彻底改变你自己的命运,你明白吗?”
“妈,我也只是说说而已,主要想到家里债务缠身,我心里着急。”
“小朵,慢慢来,路都是人一步步走出来的。”
江小朵就此放弃了弃学作裁缝的念头,不过,村里的动向,仍然悄悄关注着。
1997年底,李解放回来的时候,虽然发了大财,为人还是很低调,看到村里的男人敬烟,看到女人孩子就笑着打招呼。
回家来,仍然住农村里的破旧土屋,只是内部稍微翻新了一下。
那个时候,江小朵已经顺利进入镇上的普通高中,入学半年了。
江小朵和丁莉莉本来都考上了县城的重点高中,不过,江小朵考虑到经济和家里的情况,毅然调剂到了镇上的普通高中。
李解放回家过年的时候,村里的人都跑来找他了解发财的门路。
李解放给大家支招:“现在啊,是服装行业的黄金发展时期,做服装生意的,基本赚钱的多,很少亏钱。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