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四十九章(第1/2页)  麒麟剑往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何氏笑着问:“听小雨说,你以前不是跟天佑一块出去过一回吗?”

    “别提那一回出门了,俺俩也不知道路,出去转了两天,害得大伯又去嵩山找俺!”东方自强苦笑着说。

    如松就问:“爹,我咋没有听说过啊?你就跟俺说说呗。”

    季氏笑了起来。

    东方自强就把那次他跟天佑一块去嵩山的事简单讲了一遍。当然,他省略了回来后被父亲罚跪、罚干活的那一部分内容。

    “咱爹也有年轻的时候啊!”如涛幽幽地对如松说。

    一家人都笑了。

    几天后,就到了如松、如涛和运昌开学的时间,这天下午,吴翔赶车把他们三个以及行李送到了陈州中学。

    又过了两天,如绣、如剑、如峰他们也开始到滨河小学堂去上学。

    几个月过去了。初冬的一个上午,这一节是三乙班的历史课。上课的钟声响后,如松、如涛和班上的同学迅速回到了教室。

    随后,乐先生拿着一本教科书走进教室,他缓步走上讲台。师生见礼后,乐先生拿起粉笔在黑板上写下“中日甲午战争”几个字。然后,他转过身来,“同学们,这一节我们学习《甲午中日战争》这一课。”

    看到乐先生的神情十分严肃,班上的学生并不感到意外。因为自打讲到第一次鸦片战争开始,说起腐朽无能的满清政府通过对内专制凶暴对外妥协投降割地赔款以延续其统治的这一段历史,乐先生就用悲愤的语调给学生授课。学生的心里也都很愤懑,他们静静地倾听乐先生讲述。

    “日本明治维新后,国家逐步摆脱了贫穷落后的局面。伴随着国力的提升,日本人对外积极侵略扩张,确定了‘先吞并朝鲜,占领中国东北,继而征服整个中国’”的‘大陆政策’;而此时的清朝是一个通过洋务运动得以回光返照的帝国,她政治腐败,人民生活困苦,官场中各派系明争暗斗、尔虞我诈,国防军事外强中干,纪律松弛。

    日本为了实现所谓的‘大陆政策’,就一步步加强对朝鲜的控制。正是由于日本对朝鲜的内政干涉和经济侵略,特别是日本强制朝鲜大米输出,在一八九四年初,朝鲜爆发了农民起义,朝鲜政府军节节败退,而朝鲜的李朝政府为了镇压农民起义请求上国清政府出兵援助,清政府派叶志超、聂士成率两千五百名清军入朝平乱。但日军也以保护使馆和侨民为借口不请自来,逐渐增至上万人,朝鲜半岛局势骤然紧张。

    当年七月二十三日,日军袭占汉城朝鲜王宫,扶植亲日政府。其后,日本在成欢之战中袭击驻朝清军,清军败退,叶志超弃守牙山,逃奔平壤,聂士成部也因众寡悬殊,败退公州,和叶志超合军撤至平壤。九月十五日,日军分三路总攻平壤,战斗至为激烈。午后,玄武门失守,主帅左宝贵战死。入夜后,总兵叶志超等弃城而逃。

    在陆军争夺朝鲜半岛的同时,日本海军联合舰队亦前出至黄海西部,企图寻机与北洋舰队进行主力决战。北洋舰队拘于“保船制敌“之令,主要巡弋于威海、旅顺之间。九月十七日,北洋舰队与前进的日联合舰队遭遇,随即爆发了着名的黄海海战。战斗历时五个多小时,北洋舰队沉毁五舰,伤四舰,日本联合舰队伤五舰。由于日本蓄谋已久,而清朝则是仓皇迎战,这场战争以中国战败、北洋水师全军覆没告终。

    在激烈的海战过程中,致远舰管带邓世昌指挥全舰士兵奋勇作战,后来为掩护旗舰定远,一马当先冲到舰队最前面,将炮火全部吸引于自己身上,遭到日舰轮番进攻。

    在日舰的围攻下,致远舰全舰燃起熊熊大火,船身倾斜,邓世昌看到日舰中吉野号最凶猛,就鼓励全舰官兵道:‘吾辈从军卫国,早置生死于度外,今日之事,有死而已!然虽死,而海军声威弗替,是即所以报国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