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11章 洞窟之中站满了人(3)(第1/2页)  长生计划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生活在地底的民族,没有白天黑夜之分,在他们漫长的人生里面,看不见日升月落与四季轮转,只有一成不变的黑暗。

    在这样的情况下,所有的时间都可以用来劳作,所有的时间也都可以用来休息。是否存在这样一种可能,地下民族的实际人数是洞窟能够容纳的数量的两倍。当一半人在劳作时,另一半人站在洞窟中睡觉。

    他们的一天可能不是以24小时为单位,而是以16小时或者更短为一天,或者说一个周期。因为在一个周期内,每个人都休息过一次,每个人都劳作过一次。

    整个地底洞穴,每时每刻都有人在劳作,每时每刻都有人在休息。

    很显然,大家都想到了这样的可能性,这种可能性也是一个能够比较合理的同时解释两个疑点的推测。

    白夜啧啧道:“他们这是把人当消耗品在用啊,只要休息够了,立马起来干活。”

    我点点头:“抛开人性不谈,这其实是一种无比高效的社会组织运转形式,将社会公共资源最大规模地开发利用。现代社会中流水线作业的企业也有轮班倒换的制度,这种制度无视白天与黑夜,不让企业资源因为工人休息而闲置下来,从而一个资源单位产生双倍收益。”

    白夜感叹道:“那不同,那只是一个企业。现在整个民族,当整个民族都采用这种全员轮换的制度,那么实际上他们的人口总数可以达到资源承载力的双倍,他们们的生产效率也能够高效到恐怖的地步。”

    顾棠摇摇头:“不是这么简单的事情。这一切产生的前提是绝对公有制,没收一切私人财产供集体使用,社会空间不设权限,社会资源不设权限,社会阶层高度扁平化,社会的一切归集体所有。从某种程度上说,每个人从出生开始,他的身体也归集体使用,应当要休息的时候,就要到集体提供的休息场所休息保养,应当醒来的时候,就要到集体的劳作空间劳动。”

    白夜道:“如果这样恐怖的动员能力应用于战争,真的是不敢想象。”

    说到这里,我们几个人突然对视了一眼,眼睛里各自看见了一些莫名的意味,我想大家都同时想到了一个国家。那个国家成立之前,能够以弱势地位打败国内强势势力,能够经过几年对外战争巩固国内的政权,与他们那种高强度的动员体系是分不开的。

    而那个国家最终追求的,不就是一种绝对公有、绝对平等、绝对集体的地上天国么。没错这个国家就是苏联,我没有要影射当局的意思。

    孟启生道:“地下民族这种已经接近完全动员的能力是不可能应用于战争的,当一个民族开始追求战争的胜利的时候,他们实际上就已经有了欲望,大集体有了大集体的欲望,小集体有了小集体的欲望,个体有了个体的欲望。

    战争胜利之日,就是这种高效组织模式逐渐瓦解之时,那个时候阶层不再扁平,领导大家走向胜利的人会剥离出去,社会公有资源会被小集体占有,社会分工也不会再高效,而会转向低效、无序。”

    顾南山道:“那这个民族呢,他们创造了很伟大的成就,以有限的人力,建造了两座地上城市,两座地下洞窟。”

    我一看顾南山开口,我就知道顾棠也要开口了:“他们的成就可以说很宏达,但不能说伟大。除了这些依靠集体人力经营出的东西,你能在这几座遗迹里面,见到一点文化活动的迹象吗?”

    的确,这个民族的精神生活无比匮乏,连筮族人都有一些抽象派壁画,可这个地下民族连一点记录自己民族历史的东西都没有,无论是壁画还是文字。他们的造物文明极度发达,他们的文化水平却几乎停留在原始时期。

    “其实,还是有的。”孟启生有气无力道,“他们的全员轮换制度,不是为了战争,不是为了集体,不是为了个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