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一十八章 牛眠之地(第2/3页)  阴阳掌门人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眠之地”。”老先生说到这里,便停顿了一下。

    “牛眠之地,是仅次于龙穴的风水宝地,将先人的骸骨葬在牛眠之地,后世子孙会升官发财。”师父补充了一句。

    “是这样的,我选好坟地后,就把我父亲的骸骨迁葬过去,下葬的那天是吉兆连连,还挖出了五色土,当时我认为我们家的后世子孙一定会大富大贵。可这时间过去二十年了,我们家里面是一点起色都没有,子孙里也没有学习出色的,我怀疑是我看错了地方,这次过来,是想请你去看一眼。”

    “正好我现在有空,那我就跟你走一趟。”师父之所以这么痛快地答应,也是想看看这老先生选的风水宝地,到底是不是牛眠之地。

    “小何,带上罗盘,咱们跟老先生走一趟。”师父对我吩咐道。

    “嗯!”我点着头对师父应了一声,就将墙上的挎包拿起来挂在脖子上,同时还将罗盘放到了挎包里。

    离开道尊堂,师父与这位老先生一起探讨着风水,我听得是似懂非懂。

    “说起这牛眠之地,还有个传说故事,老先生你知道吗?”师父问向刘富贵。

    “当然知道了,牛眠之地的风水跟东晋诗人陶渊明的祖先陶侃有关。”

    “师父,能不能说给我听听?”我好奇的问向我师父。

    “诗人陶渊明的祖上是赫赫有名,他的爷爷陶侃是东晋名将,牛眠之地的说法就与陶侃有关。陶侃家境贫寒,命途多舛。但是陶侃始终怀揣着一颗出人头地的心,可惜天公不作美,陶侃还没成年,就遭遇丧亲的厄运。这天,陶侃还没来得及埋葬已故的父亲,发现家里的一头耕牛不见了。这可急坏了陶侃,牛可是陶侃日后生活的最大保障。陶侃顾不上招呼前来奔丧的亲朋好友,就沿着村旁的山丘找牛去了。但山中树木葱郁,重重叠嶂,就是看不到耕牛的踪迹。陶侃心里着急,便学着牛哞哞地发出叫声。就在这时,树林之中走出一位须发飘逸,双目炯炯有神的老者,看着像神仙。老者看了陶侃一会,脸上露出慈祥的微笑,问明陶侃的情况之后,老者向一处山岗指着说“前面的山岗上有一头牛,卧在一个水洼里面,看样子像是睡着了。不知道是不是你家的牛?”陶侃听完后,抬腿就要往那山岗赶去。老者突然又说道:“那牛眠之地可是块风水宝地,如果有人将死去的亲人葬在那里,后代就会大富大贵!”陶侃一听这话,停住脚步,好奇地转过身子,看向老者,于是就问道“除了那牛眠之地,还有哪块也是风水宝地?”老者四下看了看,过了一会儿,指着旁边的一座小山说道:“这山也不错,能出太守一级的官。”说完,老者便飘然而去了。”师父说到这里,停顿下来,随手拿起一瓶矿泉水扭开盖子喝了一口。

    “师父你接着往下说呀!”

    “当时,陶侃的父亲的墓地已经选好了,但陶侃回到家后,却坚持把父亲改葬到牛眠之地。前来奔丧的亲朋好友出来阻拦,说这样不好,但陶侃一再坚持,最后众人只得同意,只是还不理解。陶侃便将自己上山寻牛的过程说了一遍,众人还是将信将疑,不过也按照陶侃的意思,在牛眠之地葬了他的父亲,此后陶家就一再地出现喜事,先是陶侃进了县衙当一名小吏,又因为陶侃做事勤恳,踏实,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言而有信,加之日常工作生活中严于律己,所以众人都非常敬重他,上司也对他很是赏识。就在这不久之后,陶侃就当上了郡守。陶侃当了郡守之后,更加勤勉,无论有什么事都亲自过问,因此受到当地官民的拥护和爱戴。不久之后,陶侃升调为江州、荆州的刺史,兼管八州的军事,从而成为东晋王朝大权在握,职位显赫的军政要员。”

    “师父,这风水学还真是挺奇妙的。”我念叨了一句。

    “在命理界有句古话“一运二命三风水四功德五读书,说的是一个人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