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55章 草案(新书《诸天从村长开始》已发)(第1/3页)  重生之大建筑师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燕尾脊大厝这样的建筑形式,在其他地方也有较为相似的,而土楼却是海东省独有的建筑形态,标示性非常强。

    土楼的历史可以上溯到汉末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的坞堡,随着宋元时期北方居民南迁流传到了海东省。

    到了明代中后期,在外有倭寇入侵,内有年年内战的情势之下,举族迁移的客家人不远千里来到他乡,选择了这种既有利于家族团聚,又能防御战争的建筑方式。

    同一个祖先的子孙们在一幢土楼里形成一个独立的社会,按中原通都大邑的建筑规制兴建土楼,建筑形式渐趋考究,功能也向多样化发展。

    从建筑形式上而言,土楼是以土作墙而建造起来的集体建筑,呈圆形半圆形方形四角形五角形交椅形畚箕形等,各具特色。

    土楼最早时是方形,有宫殿式府第式体态不一,不但奇特,而且富有神秘感,坚实牢固,楼中堆积粮食饲养牲畜有水井。

    但由于方形土楼具有方向性四角较阴暗,通风采光有别,所以客家人又设计出通风采光良好的圆土楼,现存的土楼中,以圆形的最引人注目,当地人称之为圆楼或圆寨。

    建筑材料由土沙石竹木,甚至是红糖及蛋白都有,就地取材,以建造外墙厚达一米至二米的土楼,坚固得可以抵御野兽或盗贼攻击,亦有防火抗震及冬暖夏凉等功用。

    多年以后,海东土楼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并随着诸多影视作品的推广,渐渐为人民所熟知,每年都会吸引大量游客前来参观,成为海东省一张闪亮的文化名片。

    林楼要考察海东省的特有建筑,那几座最有名的土楼肯定不会错过,曾经带着李庆熙林米塔和曹凯去认真研究过,带回来了大量的照片手绘以及文字资料,并给事务所的工作人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所以林楼一问起什么建筑形式才是海东传统建筑中最具特色的,大家都不约而同的想到了海东土楼。

    “所以,按照我的初步计划,打算以海东土楼为主要灵感来源设计海东省博物馆;同时由于海东省博物馆肯定不是一座单体建筑,而是一片建筑群,所以各位方案中比较适合本项目的,我也会加进去,希望大家能继续调整自己的方案!”林楼说道。

    “可是,土楼的话,要怎么样才能在不失去原有精髓的基础上,展现出充分的现代建筑元素呢?”其它建筑师不是没有想过这个方案,但操作起来难度实在是有点大。

    海东土楼大多都是圆形的,而圆形的建筑在空间利用等多方面都较难处理,这些问题都让他们不得不放弃了利用海东土楼为灵感设计这座博物馆的计划。

    “办法还是有的!”林楼显得胸有成竹,他早就想好了解决方案,而且后世也不是没有以海东土楼为灵感的现代建筑作品。

    其中最有名的要数安藤忠雄在广东顺德设计的和美术馆,和美术馆模仿海东土楼的圆形布局,用清水混凝土打造出一座五层的中空建筑,以两条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螺旋形清水混凝土楼梯连接各个楼层。

    以混凝土为主,木钢材料为辅,利用光影,在一个空间里塑造了纵深高低长宽多变的效果,一天光线角度的改变,如建筑血液流淌,赋予其生命力,也会使空间形状改变;清水混凝土为画布,光影为水墨,富有东方哲学意味

    在开放性展览时,环形的展厅没有隔板隔断,形成一个整体空间。不同于长方形展厅,观众行走于环形展厅时视野半遮蔽,不像直廊形一望到底,能激发起观者的探索欲。

    在有需要独立空间时,如这次展览,安藤忠雄把展厅切成几个部分,每个空间都形成了相对独立的个体,由于弧的特性,连接空间的廊道不能设为直线,这使得展览路线曲折性前进,能激发起观众的探索欲,与中国园林隔而不断的设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